导航
当前位置: 火车吧 > 资讯频道 > 今日头条 > 打造安全高速路 拉动千里城市群

打造安全高速路 拉动千里城市群

来源: 火车吧 时间:2012-01-03 00:00:00

  2009年12月26日,当武汉、长沙、广州三地同时出发的武广高铁列车飞驰在武广高速铁路上时,曾有专家预言:这条我国一次性建成投产里程最长、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将改变鄂湘粤三省的经济格局,拉动千亿元产业的大转移;将调整武汉、长株潭和珠三角三大区域性板块之间产业的关联配套和资源配置,提升和优化这三大城市群的经济聚合力,培育出沿线城市新型的产业带。

  两年多过去了,这个预言的准确性被武广高铁带来的巨大效应所证实。截至2011年12月25日,武广高铁列车累计行程7500万公里,安全开行84678列,5460万名旅客被武广高铁列车安全送达目的地,带动鄂湘粤三省经济同城化、融入性快速发展。

  安全高铁:铁路人潜心探索高铁安全管理之路,为5460万名旅客奉上安全优质高铁高品质

  第一,从来就不仅仅属于“领先”这个词汇,还意味着更多的探索、完善和提高,直至成熟。

  两年中,在铁道部的总体规范和具体指导下,担当武广高铁运营任务的武汉铁路局和广州铁路 (集团)公司以科学、严谨、审慎的态度,不断深入地探索着武广高铁安全运营、科学管理和优质服务的全新模式,为我国铁路管理史增添了厚度。

  科学严谨的态度体现在安全运营管理的思维上。铁路人首先树立起全新的运营管理理念,对设备实行 “精检慎修、精检细修”,线路钢轨的几何尺寸、轨距、水平的误差缩小到以毫米计算;接触网导线的高差控制数据用毫米计算,一个螺丝的松紧力度都控制在1%以内;动车组列车司机、车站、调度对高铁列车的运营品质放在精确到 “秒”的度量上;而在传统管理中的手工操作、目视管理均在武广高铁的管理体系中 “销声匿迹”。

  借助京津城际铁路安全管理经验,武汉局和广铁集团强化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了武广高铁设备检测维护维修、运输运营安全管理、标准化作业、客运服务管理,涵盖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供电、客运等应对突发事件与恶劣天气的22个体系的规章制度和13个应急预案,并以铁路局 (集团)为单位,形成了各自全覆盖的安全管理体系。

  以 “零误差、零缺陷、零故障,无违章、无违纪”为题,武汉局和广铁集团在武广高铁的各个车站,设备管理的各个站段、车间,实行全面质量管理考评机制。他们通过细化和量化,形成了涵盖高铁各工种、各岗位的作业指导书,对每个工种的每项工作内容细化到点,量化到岗,具体化到人,甚至口令、动作,并建立了高铁岗位标准化作业及考核评价机制,实行了高铁从业人员的末位淘汰制,保证高铁岗位始终位于铁路各工种最优位置。

    探索高铁质量管理,武汉动车段根据动车组列车运用检修特点,明确走行部、受电弓、牵引供电等8个关键部位的检查标准,采取涂打粉笔标识和三检“合”字标识、重点故障处理看板管理、记名式签字等13项安全联控和质量把控措施,对动车组列车裙板、底板实行二级把关,将构架、轮对、牵引电机等作为质量卡控重点,确保动车组列车出库绝对安全。广铁集团工务系统编制了《一日作业标准化考评标准》,按等级进行处罚和奖励,并推行案例管理,由专人对养修作业全过程进行记录和整理,汇编成案例,指导作业;成立了15个高铁工务维修养护专家组,培养了一批能精确整治和熟练掌握单项作业的专家团队。机务系统实施 “源头抓待乘、运行抓监控、动车抓望、全程抓联控、职工抓两纪、干部抓作风”精细化管理制度,建立关键岗位、关键人员月度分析制,推行乘务员一次出乘标准化作业,以对标停车、进出库调车作业、换端操纵、ATP数据输入等环节为重点,将高铁司机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口令都纳入标准化管理体系,并对高铁司机实行一人一档管理,将业务考试、培训成绩、操纵记录、考核奖励信息、月度综合排名全部纳入动态管理之中。

  武汉动车段开展党员技术攻关活动,先后完成了动车组列车油压减震器拆装设备、动车组列车空气弹簧检修工装等6项创新;广铁集团供电系统根据检测作业全部在夜间、无法全方位观测的实际,研发出接触网成像检测装置,在轨道车顶部安装32个摄像头,从不同角度对接触网和接触网支柱杆号进行高清定位拍摄,连续采集接触网所有部件不同侧面的图像,经车内数据处理设备和地面分析软件后,能够发现小至1毫米的设备缺陷,为及时处理缺陷、保证动车组列车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如何打造高铁高品质服务,武汉局和广铁集团的设备、运用和客运服务部门殚精竭虑、全力而为。

  针对武汉、广州两地温差大的特点,武广高铁列车随车机械师每小时对列车进行1次巡视检查,把车内温度调整在24℃至26℃,使旅客全程享受春天般的舒适和温馨;武汉局客运部门将动车组列车的客运服务作业细分为出乘前、始发、途中、折返以及终到5个环节;对动车组列车运行途中的作业按运行时间划分为 “20分钟以内、20分钟至40分钟、40分钟至60分钟、60分钟以上”4个节点,科学制定每个节点内的作业内容和质量标准,创建 “凤舞楚天”列车服务品牌,让 “动九州、悦心灵”的服务理念真正成为服务旅客的具体行动。

  不断创新服务特色是武广高铁列车和车站工作人员的共同追求。在列车上,列车广播不仅播放沿途各站简介、沿途城市简况、地域饮食文化、知名文化场馆、风景名胜、交通对接指南等,而且播报沿途主要地区天气预报;乘务员全程微笑服务,为重点旅客提供 “一对一”服务、站车无盲点交接服务等。在各个高铁车站,工作人员清晨开门立岗迎宾客问一声 “好”;武汉站、长沙南站和广州南站分别推出了针对重点旅客的免费接送服务,针对高端旅客和商务旅客的VIP特色服务,针对团体旅客的专用通道便利服务,针对大众旅客的温馨服务……

  效益高铁:旅游大联盟、产业大转移、新园区崛起,为三省经济联动发展拓出高速高效益

  有专著这样论证:只有不断加强内部区域间的经济交流,才能真正启动中国区域经济的内循环。

  武广高铁是启动鄂湘粤三省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及珠三角城市群内循环和3个城市群之间大区域循环的联动机。

  两年来,武广高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记者无法用一两个简单的数据来表现,但人们已真真切切地看到了这条高铁对经济发展、旅游结构变革、百姓便利出行的功效。

  同城效应带动旅游结构大变革: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旅游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当今,武广高铁作为3小时内联系鄂湘粤三省9个城市的交通工具,催化了旅游结构的变革。以广州为例,以往广州到武汉、长沙超过5个以上景点的旅游团,均为5天团或6天团,其中路上要消耗超过30个小时。如今,这类旅行团悉数改为2天游或3天游。长线游变成短线游,里程还是这么长,价格却因高铁浓缩了时空距离而 “跳水”,降低了38%,让旅游更加贴近百姓生活。

  武广高铁沿线的确风光旖旎,沿线的15个城市里,观光型、休闲型、养生型、探险型的旅游产品相对齐全,更有国家5A级景区4个、4A级景区24个。

  瞄准旅游大市场,鄂湘粤三省的旅游管理部门积极推动:各省旅游局网站不约而同设置了鄂湘粤旅游品牌专栏,推介旅游产品;三省旅游企业叫响了“湖广游、一家亲”的口号,组建旅游大联盟,整合旅游资源,相互推介旅游新产品,推广乘高铁列车享半价门票甚至免门票的优惠政策,吸引游客。湖南省的长沙、株洲、湘潭、岳阳、衡阳、郴州6城市推出 “体验梦幻高铁,免费畅游潇湘”大型主题旅游促销活动;湖北省提出 “一江两山”旅游大计和以“体验世界速度、感受楚风汉韵”为主题的十大盛宴,赤壁市投入4.1亿元,打造重点旅游目的地;广东亦借助武广高铁推出羊城新八景、韶关丹霞红等旅游新产品。

  有数据显示,2011年,借助高铁强劲的旅游推动力,湖北省接待游客有望突破1亿人,旅游收入突破千亿元;湖南省接待游客则达到2.47亿人,旅游收入预计达到1740亿元,同比增长22%;广东省仅上半年就收获了1997亿元的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8.4%。

  鲶鱼效应搅动产业转移大变局:一条好动的鲇鱼,能激活一潭水,带来生机。近年来,美国次贷危机、欧洲债务危机接踵而至,对于广东的外向型经济产生冲击。广东省及时调整发展战略, “腾笼换鸟”、产业双转移、提升企业集群效益,打造自己的名牌。这一切既由市场经济催生,也是政府的果断决策。

  武广高铁开通运营,促动产业双转移、大变局。积极谋求发展的湘鄂两省面向广东主动出击,招商会、推介会,接二连三地在广东各地召开,推介自身优势;实施产业集群化策略,靠产业园带动,实行生产型服务引领,提升政务效能,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

  短短两年时间,湖南省仅2010年就承接签约了广东的228个产业转移合同,引资近900亿元。到2011年9月,已有132个项目在湖南各地开工建设或投产,占合同项目的57.9%。2011年上半年,湖南省再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330个,承接产业转移项目新增的税收高达14.11亿元。

  “广州到我们这里只要两小时。”长株潭的每个官员在介绍产业园时,几乎都会提到这一点。武广高铁带来的湘粤同城效应,不仅让郴州、衡阳 “自诩”为 “广东后花园”,也让长株潭、汨罗晋身为产业转移承接地。湘潭的天易示范区2010年吸引的广东投资为20亿元,华强集团、方特欢乐世界已在株洲开园,长株潭城市群里随处可见广东地产商开发的楼盘。

  湖北把自己作为承接以珠三角为主的沿海产业转移的主阵地。咸宁市专门成立了广东工业园,规划用地高达1.2万亩,建好了厂房、接通了水电和互联网,甚至连排污处理都想到了。如今,这个工业园已有近百亿元的投资来自广东。有信息显示,仅2011年7月,广东又在湖北投入设计电子、金融、机电制造、商贸物流等11个项目达288亿元。

  借助武广高铁的运能支持,广东送走了老企业,留下 “金丝笼”,开始培育 “金凤凰”。如东莞市,就对石龙电子信息、大朗毛织、虎门服装等15个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培育了244个知名品牌和知名商标,实现产值近2000亿元。截至目前,该省已建成36个产业转移园区,通过内生动力增加产业结构的含金量,2011年1月至10月,已引进项目3118个,投资额达7386.3亿元,预计全年将实现产值3000亿元,创税超过130亿元。广东正在从 “速度第一”向 “质量第一”嬗进。

  留下的企业提升集群式发展,送走的企业低成本再拓发展空间。不能说这一切效益都来自武广高铁,但武广高铁安全运营带动的,绝不仅仅是5460万名旅客这个数字,其对区域内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的带动能力,可能在今后得到进一步释放。

  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火车吧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阅读

更多

手机版 关于火车吧 源码下载 友情链接 在线订票 隐私原则 意见反馈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QQ:151219695 联系邮箱:151219695@qq.com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4 huoche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