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火车吧 > 资讯频道 > 旅游专题 > 沿着古代文人雅士留下的足迹 看桃源皋城

沿着古代文人雅士留下的足迹 看桃源皋城

来源: 火车吧 时间:2011-12-12 16:16:11

  从杭州市中心驱车北上18公里,或者从武林门码头坐上小船,沿着胜利河、上塘河一路前行,在金门桥码头上岸,眼前就是一个山水环绕间悄然盛开、如世外桃源般的美丽村落。这里是皋城村——郁达夫笔下那个“半堤桃柳半堤烟,即景清明谷雨前,相约皋亭山下去,沿河争看进香船”的好地方。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这里曾是古人观桃的圣地,帝王将相、忠臣义士在此留下足迹,一代名相文天祥在这里写下过“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

  如今的皋城村,是全国小康建设示范村、省、市级园林绿化村、杭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兵村、“杭州最美丽乡村”,她依然如当年郁达夫笔下那般迷人。漫步在这里,可以呼吸到一种朴素的乡村味道,那是古樟树、桃树融合在一起的气息,清新而甘甜。

  宜居

  村口杨柳依依,清风拂面,远处的皋亭山以一种静默的存在隐现于视线中,构成了田园风光绝佳的水墨背景,一“青”二“白”的山水画卷由此铺展开来:青的是绿树碧水,白的是屋舍房棱。选择这样“风动心静、神游云天”的美丽村落来创建“风情小镇”。

  走进村里,心旷神怡,这里干净整洁、一切井然有序。皋城村现有农户200多户,人口700多人,全村占地面积4300亩,其中山林面积2780亩。村子由 200多幢三四层高的小楼构成,它们黑瓦、白墙,错落有致地排列着,特别好看。村里人喜欢在家门口种上橘子树、柚子树,如今这个时节,正是果实丰收的时候。村里人说,住在皋城村,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漫步在村里柏油小道,跟邻居们唠唠家常,再或者,去村里大大小小的公园式健身场,跟老姐妹们跳上两支健身舞。

  村里人说,近年来,当地政府全力整治,搬迁、关停了两岸厂房,农户家中产生的各类生活污水也通过一个先进的地下生态排污体系,经过沉淀、吸附等数道工序后排入人工湿地处理得干干净净。创建“风情小镇”以来,村里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更是得到了明显改善。

  目前,皋城村内主干道全部实施硬化,路灯亮化率100%,自来水100%入户。村里实施了农居点宅基地平整、电力、自来水和污水管网埋设、排水设施、绿化布局、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村中生活污水厌氧处理系统投入使用,使村庄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同时,通过上塘河综保整治工程,村外建设了赤岸桥丁桥站和金门槛站、千桃园二期内三个码头、休息亭、河岸两侧游步路和绿化景观林带等。如今,清澈见底的上塘河水,已与村中大大小小的生态池塘连成了一片整体,静静地绕着村庄流淌。

  一年多来,皋城村大力推进农居点整治、污水管网建设、景区标识标牌建设、景区公交车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围绕一些重要游览节点“对症下药”。

  皋城一组27号房屋原址,以建新修旧为目标实施了中心花园规划建设,通过造景方式,营造具有吸引力的公共空间,体现小镇主题特色。

  村里的主要转角,都设立了 “风情小镇”入口导引标志墙,每个游客走到这里,可以方便地找到自己在村中的位置,查看附近的景区距离和景点介绍。

  村里完成了建筑面积1052平方米的老年活动中心和文体活动中心建设。新建景区8000平方米停车场,完成天鹤路二期道路建设……

  按照皋城人的说法,村里是一天一个样。

  宜文

  先说说上塘河,2200多年前,秦始皇下令开凿杭州历史上第一条人工河,史称秦河,就是上塘河的前身。800年后,隋炀帝为游幸江南修建京杭大运河,作为其重要支流,上塘河得以拓宽和疏浚,南宋时上塘河的繁华达到鼎盛,帆旗飘扬、百舸争流。

  如果有时间,循后山小道一路漫步。在皋城村与余杭天都城交汇处的半山腰,静静地矗立着一座千年古刹——龙居寺。相传,宋高宗赵构南渡曾夜宿此寺,“龙居寺”名便由此而来。再后来,康熙、乾隆每每南巡、观桃,必定前来进香拜唁。现在的寺庙为2002年所重建。此次规划,龙居寺扩建工程为点睛之笔,扩建后的龙居寺,规模将是现在的两倍。

  这里,更有陆游、杜牧、白居易、苏东坡等无数文人雅士留下的足迹。根据记载,在皋亭山脚下,有据可查的诗、词、赋、文就有近200首。

  承载着如此厚重的历史人文积淀,富裕起来的村民们没有忘记祖先们的谆谆教诲。

  茂林修竹下,一幢幢小洋楼疏落有致,洁白的围墙上画上了《三字经》、《爱莲说》等古文,娟秀的毛笔楷书,配之以水墨画背景,散发出浓浓的古典美。

  走入皋城村,家家户户的庭院里,种上了各色果树,有橘子树、有柚子树、有香蕉树,许多农户的窗台上、栅栏边,总会种上一两盆像这样的小花用来点缀。

  村里还有古色古香的单孔井、双孔井100多口,最早的一口井,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这些有着传奇故事,个个甘泉清冽、情深意长。

  宜业

  “我们这个农家乐开了刚一个月,可以摆上十几桌,双休日来的客人特别多,基本坐满的,杭州市区的也有,余杭的也有。说到拿手菜么,丁桥的熏鸡、自己种的番薯、刚从地下摘下来的青菜,味道不要太好,不比梅家坞的差。”

  皋城村中,胡阿姨在自己小院笑盈盈地说,自己的儿子刚从厨师学校毕业,到了明年来,就可以吃到她儿子做的菜了。

  皋城村是个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村里241个住户,祖籍均为温州平阳、乐清等地,早年迁徙至此定居。也许是从祖上继承下来的传统,皋城村的村民们脑子里都有一本生意经。改革开放后,村里的微观经济也搞得红红火火,就连“龙居双眼井”的甘甜井水也被加工成桶装矿泉水,销往杭州、余杭等地。

  村里引导周边农户采用自主经营、出租等形式,导入农家乐、茶馆、文创等商业业态,辅以皋城村传统优势茶产业,特色拳头产品,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业。

  如今,寻一个空闲的午后,邀上三五好友,围坐在农家的餐桌前,吃上一碗最具风味的农家柴火饭,咬上一口香润滑嫩的红烧肉,泡上一壶恬香扑鼻的好茶,饭后斜躺在院内的摇椅上,定能品味到那属于自己的自然闲趣。在皋城村,叫得出名字的农家乐就有十几家,美华山居、绿豪轩、龙居茶庄……,这些别具特色的农家乐,每户的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

  除了传统的农家乐外,在皋城村内,你还可以学到插花。

  来自台湾的插花老师陈冠伶在村中开办了“花枝叶主题民宿”。她从事花艺事业30余载,曾获中日插花交流展一等奖,因为手艺了得,现在有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都会到“花枝叶”学花艺。

  “如果节假日选择来到田园风情的民宿放松一两天。夜里在星星、萤火虫相伴下,学习古人修身养性的花道、香道、茶道……”她说,这些远离都市和大自然亲近的绿色度假体验,也恰恰是标准化的宾馆和酒店所不具备的。

  宜游

  据考证,自唐宋到民国初期的千余年来,杭州人流行着两桩风雅之事:一是“西湖赏月”,另一桩就是“皋亭观桃”。

  据史料记载,在南宋时期,从皋亭山脚至上塘河两岸,曾有“十里桃海”,每逢春暖花开之时,各色桃花便红遍两岸,引得游人纷至沓来。“皋亭之桃”和“西溪之梅”、“河渚之芦”,合称“杭城三胜”。

  抗战时期,日寇的“三光”政策,把笕桥机场与皋亭山脚的十里桃海和无数名胜古迹毁于一旦。

  如今,在景区上塘河北岸择地建设“千桃园”,再现桃之盛景,是皋亭山景区建设的重点。据统计,仅今年国庆期间,皋亭山游客中心、民俗馆、皋亭会等就接待游客1万余人,水上巴士接待游客700余人次,各休闲体验点共接待游客1.3万余人次。

  等到春光灿烂的时候,从皋城村漫步上十分钟,就能在上塘河景观道北侧、金山路林荫道两旁看到重新恢复的 “千亩桃园”,看到大片大片粉红色的美丽桃花。

  现在这个季节,虽然看不到桃花,但丁桥的土树种和那些常绿植物星罗棋布,一个个清澈的湖泊散落在千桃园中。

  除了看桃花,皋城村里还设置了水上巴士游、自行车骑游、爬山体验、烧烤垂钓……无论登高远眺一览丁桥风光,或是坐在园中茶馆的木平台上闻香、品茶,抑或是在亭台、游步道休憩慢走,那些渗入眼帘的绿和碧波灵动的水,都弥散着一种令人舒心的感觉。


免责声明:火车吧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阅读

更多

手机版 关于火车吧 源码下载 友情链接 在线订票 隐私原则 意见反馈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QQ:151219695 联系邮箱:151219695@qq.com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4 huoche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