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火车吧 > 资讯频道 > 天气资讯 > 热射病死亡率高达40%至50%

热射病死亡率高达40%至50%

来源: 火车吧 时间:2013-08-01 10:21:03

  热射病死亡率高达40%至50%

  7月以来,各地高温持续,旱情升级。浙江出现60年来最严重高温天气,57个县市区已属气象干旱。贵州干旱致使1200余万人受灾,其中200万人饮水困难。湖北受旱农田增至430万亩。

  昨天中午,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签署重大气象灾害二级应急响应命令,按照《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中的"气象灾害预警标准",这已是高温应急响应的最高级别,也是我国有史以来首次启动最高级别高温应急响应,要启动二级高温预警,就意味着过去48个小时2个及以上省(区,市)出现最高气温达37℃,且有成片40℃及以上高温天气。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中伏",进入中伏节气,从南到北,各地都在经受着像蒸笼般的高温考验,最让人痛心的是,截止昨天傍晚,上海已经发生三起因热射病导致死亡的病例。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研究员戴自祝说,热射病简单说,就是人的身体内集聚了过多的热量导致的严重后果。

  戴自祝:热射病主要是体温调节的功能发生障碍。高温条件下,温度高的同时湿度也高,还有热辐射很强。就是说太阳辐射强,人从环境当中获得的热量和散发出去的热量高了。身体中的热量不断地积聚起来了,积聚起来就产生这种毛病。热射病其实就是重症中暑,一旦发病,就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它的症状主要是无力、头晕、头疼、心跳加快、眼花、耳鸣、恶心、呕吐、皮肤干燥并且可能发红、体温显著升高,要达到41度以上,最高到43度、脉搏和呼吸比较弱,但是又快,严重的时候可能突然昏倒、意识丧失甚至乃至深度昏迷。

  据了解,热射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死亡率会高达40%至50%。戴自祝研究员特别提醒大家,古人将小暑和立秋之间的这段时间称为三伏,就是提醒人们这段日子宜伏不宜动,如果高温天气做好防暑降温,完全可以预防热射病的发生。

  对于人来说,最适宜的温度是35度左右,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在50%左右。人的体温调节功能有限,最好温差不能超过7度。尽量的少在太阳底下暴晒,尽量少出门,减轻活动,多喝水、多休息。

  专家尤其提醒,热射病可不仅仅是在太阳底下暴晒出来,在闷热的房间里也有可能患上热射病。所以即使是在室内,也一定要注意通风和降温。


免责声明:火车吧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阅读

更多

手机版 关于火车吧 源码下载 友情链接 在线订票 隐私原则 意见反馈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QQ:151219695 联系邮箱:151219695@qq.com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4 huoche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