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火车吧 >二十四节气 >大暑 >大暑农事 > 河曲:家乡农事

河曲:家乡农事

来源: 火车吧 时间:2020-11-28 21:34:41

  河曲:家乡农事 2020-10-01 00:00 来源:掌上河曲

  原标题:河曲:家乡农事

  

河曲:家乡农事1

  一到了秋天,就到了农事最忙的时候。河曲的秋天,那才真正算得上是金色的秋天。你看那满山梁满山坡的金黄金黄的谷穗,红色里又夹杂着黄色的橙黄色的糜穗,在秋风的轻抚下,它们点头晃脑随风摆动,就像风吹水面形成的波涌,一波紧跟着一波,轻、柔、曼、妙。煞是好看。说也奇怪,我故乡民歌里形容女子走路轻盈好看时恰好就有句唱词叫“走路就像风摆浪”,也许这句唱词就是人们从这样的情境中感生出来的。

  秋天是个成熟的泛美的季节,也是个收获的季节,感恩的季节。在这个金色的秋天里,有几种景致特别让人心动。一种是风弄糜谷,糜谷的倩影随风摇曳出一片片耀眼的金黄色的秋韵,看着它,你的感觉似醉了一般,晕乎乎的;一种是那亭亭玉立通体金黄的向日葵,它们低着头,恭恭敬敬,全神贯注地俯瞰着脚底下那块生育它又哺育它长大成熟了的黄土地,好像在说:“谢谢你,我亲爱的大地母亲。”;一种是那被凉爽的秋天的气温染成了暗绿色的山药地里,均匀地点缀着一棵棵浅黄色的小豆苗,每棵小豆苗的枝条上都挂着三五不等多至七八个成一撮的乳白色的小豆荚儿,它们就像一朵朵盛开着的白牡丹。整个山药地就像一个技艺高超的编织师编织成的一块硕大的花地毯,那色调的柔和、质地的柔软,让人看着甚感舒心,这就是我故乡那些爱美的农民们从犁地、撒种、到追肥除草的精心杰作;还有一种景致更特别,就是那一行行整整齐齐的墨绿色的旱地红皮葱,俗称河曲红葱。这种红皮葱是我故乡的特产,别的地方是种不出来的。到了这个季节,它们已经汲取到了足够的养料和水分,长的肥肥胖胖的,你看那一丛丛墨绿色的葱叶,像一柄一柄宝剑直指长空一样的雄壮、有力、挺直。我给你说,种这种葱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那得付出许多辛苦的。我这样说,你也许以为我是在吹嘘,在夸大其实,不过,凡是懂得一些这种葱的栽培技术的人都知道:春天,人们用勤劳的双手把头一年培育好的秧苗一棵一棵地栽到一尺多深的犁沟里,用双脚把秧苗两边的土踩结实,然后让它在犁沟里慢慢生根、长叶,直到进入夏天的小暑前后,它的茎秆已经长出地面四五寸了。这时的气候正好进入伏天,天雨较多,人们为了葱的茎秆长得既粗又长又结实,从初伏开始覆葱,也有人叫茏葱,就是用锹一锹一锹地把土培在葱茎的两边,同时在土里拌入农家圈肥,再用脚一脚一脚地把两边的土踩实。你觉得这样施肥奇怪吗,其实并不奇怪,因为圈肥适宜作基肥,要放在植物的根部,而红葱根是翻着向上长的,如果栽培时把肥埋在秧苗的下面,那是不管用的。就这样,整个三伏天里经过这么两三次的培土施肥,原来相邻两犁沟间垄上的土被挖走,培在了葱茎两边,于是,垄成了沟,沟成了垄,原来的小葱苗已经长成大红葱了,就长在了新垄上,真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啊。这时,埋在土里的葱的茎秆有一尺多长,很结实。它们就是经过人们这种辛勤的栽培,才长成了秋天这个样子的。你看看这个过程,要求是很严的,栽培要适时,施肥要适量,再加上那些重体力活,是够辛苦的吧。要我看,那埋在土里的结实挺直的红皮葱茎和露在土上面的挺拔墨绿的葱叶正体现着它们主人不怕苦不怕累,勤奋勤劳的品格;它们的形象也正是它们主人忠厚老实、不屈不挠的性格的写照。整个秋天,除了这些特别的景致外,还有哪些普通的成片成片的黑豆地、绿豆地、豇豆地的各不相同的色彩,以及沟沟壑壑、坡坡洼洼、村前村后、村里村外,惹得人直流口水的那一树树挂满了珍珠般红艳艳的海红果,它们一起把个秋天装点的五光十色,丰富多彩,使故乡的秋色更加妩媚,妖娆,撩人,也让我这个寓居他乡的人久久不能释怀。

  的确,我故乡的秋天真的是太美了,不是我吹,等到把糜谷割倒后你再看看,那又是一番可人的景象:整个山梁上山峁上山坡上,那金子般的黄土地里,不远不近,一个方块儿又一个方块儿,摆放的都是糜铺子、谷捆子。那是因为我故乡的人们都很爱美,他们不仅行为穿戴讲究美,就是劳动也很讲究美。他们在收割糜子谷子的时候,镰刀磨得铮亮,挥动镰刀银光闪闪,动作很有节奏。割倒的糜谷在身后一铺接一铺地一字儿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待到收工时,再把它们抱到一起,或十二铺子或十六铺子放成一个个方块,这些方块横竖成行,就像刚刚摆放好的满盘象棋子,煞是好看。

  你说为什么割倒的糜谷不运回,放在地里不怕丢吗?我告诉你,这是人们的一种传统做法,为的是放在地里吹凉几天,吹干了,分量轻了,再往回运,既能一次多运些,回去放在场面里又不会发热霉变,这是祖祖辈辈总结出来的很科学的做法呀。至于说丢吗,你别担心,我们那里是没有人偷的。即使是讨吃要饭的人,他可以到场面里或到家里要几升糜子谷子,也绝不干那种偷偷摸摸的勾当。因为那片黄土地上的人们,最痛恨最瞧不起的就是男盗女娼,这是人们恪守的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在那块黄土地上,别说糜谷丢不了,就连山药从地里掏出来,再从山药蔓子上一颗颗摘下来,也堆放在地里,像个小山似的,也丢不了,只是在上面遮盖上些山药蔓子,那是怕山药被风吹绿,吹绿了山药就辣麻了,这样,一直堆放到整块地的山药全部掏完,再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往回搬运。我故乡山区的人们种的山药多,动辄就是成千斤甚至上万斤,为了卖时方便,就在距离公路不远的阴崖(本地方言读nai)上,打个口子小里边大的土窑洞,山药放入后,用一捆糜穰(糜子秸秆)塞住洞口,就算储藏好了,这样一直放到第二年山药用完,也不会丢一颗山药的。你看看,我故乡的过去,虽然地瘠民贫,但民风淳朴敦厚,是不是堪称道德楷模呢?确实,他们不仅劳动时很严谨,对劳动美很追求,而且对道德的完美也是刻意要求的。可见,他们不但在物质上精神上不断地创造着美,而且也在物质上精神上不断地收获着美。

  收秋这一个来月里,我小的时候,最开心记忆最深的有四件事。一是割地时,有时会碰到一株小瓜子,瓜蔓上还挂着几个熟透了的小瓜,有时碰到的是西瓜,个儿虽然不大,但是熟透了,又沙又甜,皮很薄,这都是人们无意中把瓜子带到地里,它自己长成的,每到这时,我会高兴的大喊大叫蹦跳起来;二是掏山药时,人们总要吃刚出土的烧山药,我的任务就是找些干枯了的蒿草树枝,先烧出一堆柴灰,再把不大不小中等个儿的山药放入柴灰里,然后在柴灰上面继续烧柴,直到山药熟了。这样烧出来的山药,拨掉外边那层薄薄的黑皮,露出来的是一层焦黄色的外壳,掰开外壳顿时冒出一股热腾腾的白色蒸汽,里边就是绵软滑嫩的熟山药了,这刚出土的烧山药啊,吃在嘴里满嘴喷香,咽到肚里热乎乎的真舒服。三是碾场铺糜子时,也是全村小孩子最欢乐的时候。我家乡有个风俗,第二天碾糜子,头天晚上就得铺场,每逢谁家要铺场,村里人是要互相帮忙的,每到这时各家的小孩子也跟着去了,一群孩子聚在一起便嘁嘁喳喳吵个不停,先是捉迷藏,待到糜子铺好一半,就都到铺好的一尺多厚又软又有弹性的糜子上面追逐嬉戏翻跟头,尽情玩耍,乐得不可开交,不像现在的孩子有的是永远做不完的作业,哪有尽情玩耍的时间。四是乡里有个风俗,碾谷子要吃糕,谁家碾下谷子了,人们就拿条自家的口袋,帮着人家从场面往家里扛谷子,谷子全扛回来后就在主人家吃顿粉汤泡油糕。我小的时候,我们家有条能盛二升谷子的羊毛织成的小口袋,每到大人们帮人家扛谷子时,我也要拿上那条小口袋跟着去,我爷爷问我:“你这么小,能扛得动吗?”我说:“我是男子汉,你们都去,我怎能不去?”惹得一家人哈哈大笑,直到我长大了,有时人们还用这句话开我的玩笑。我就是这样从刚懂事时候起,就与社会有了密切的接触,在社会上学到了许多书本里学不到的东西。而现在的孩子们两点一线,家庭—学校,学校—家庭,难怪他们懂事晚,不用说小学生,就是初中生也是懵懵懂懂的,可怜的孩子们!

  整个秋天,地里到处都能看到忙碌的身影,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因为人人都得下地,就连刚过门的新媳妇儿也得下地,老百姓有句话叫“皇后娘娘还有个忙的时侯哩。” 不过,北方的收秋主要时间集中在农历八月,正在人们很累的时候,恰好迎来了中秋节八月十五,人们可以借故歇歇,缓口气。我故乡的人们,过这个中秋节是很隆重的,十五前几天就开始准备了,家家户户都要炉(儿化,方言读lou,用炉子烤的意思)月饼,这些月饼有大有小,最大的一个直径在一尺多,这个月饼是供月亮用的。待到十五的晚上,小孩子们高兴的蹦蹦跳跳,跑出跑进,看月亮升起来了没有。当月亮刚从东山上露出半个脸的时候,孩子们便会叫唤起来:“月亮升起来了。”

  “月亮升起来了。”大人们总是说:“再等等,等她再升高点,她那圆圆的脸能看见咱们的院子时,她才能品尝到咱们供献她的大月饼啊。”这样,等到柔和的月光洒满了整个院子时,就在院中心面南向北放好一张桌子,桌子上面先斜立上那个又大又圆的大月饼,这个月饼是很讲究的,月饼的边缘是用手指捏出的扭花纹楞,中间是一个圆形图案,图案的中心是用针划出的一个大大的“月”字,月字中间一格里是朵漂亮的红梅花,图案的外边是用月饼镊子夹出的放射状的波纹,还有嫦娥踏着白云翩翩起舞的仙姿,以及她撒在空中的红艳艳的梅花,这个图形太美了,太有意思了。挨着月饼放的是做成花篮状的大西瓜,很像绿色的篮子里,装着满满的水淋淋的红东西,看着就叫人馋涎欲滴。月饼西瓜的前边摆放的是水果,有苹果、梨、葡萄、槟果、海棠子、海红子、秋桃、秋杏,大红油枣等等,反正是自家产的,有什么摆什么,有时孩子们从野地里打回些樱桃、酸枣什么的,也要摆上。水果前边再放一只香炉,这才准备就绪了。这时,当家的男主人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在桌子前边跪下,把燃着的三柱香插到香炉里,磕过头,再从月饼、西瓜、水果每一样东西上掐上一点抛到空中,这叫“泼散”。仪式进行到这里后,全家人就陆续来到桌子跟前,围着桌子坐成个半圆,一边赏月一边等待月亮下来品尝这桌子上摆的美味,大家边看月亮边说着话儿,谁也不动桌子上的东西,这要等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这时,孩子等不及了,看着月饼找话儿说:“奶奶,月饼的中间为什么要有个大红花儿。”奶奶便会说:“孩子,好看吗,这大红花儿里还藏着个古老的故事呢。”于是就讲开了那个杀鞑子的古老故事。你也想听吗,那我也给你说说。这个故事是个古老的传说,说的是:古时候,鞑靼(古时候汉族对北方各游牧民族的统称。明代指东蒙古人,住在今内蒙古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东部。前苏联民族之一。)人占领了我故乡那块地方,实行的是野蛮残暴的统治,他们给每户人家派一个鞑靼人,管理这一家的大小事务。这个人的权力至高无上,上从收入支配,添人进口,下至劳动活动,吃喝拉撒,无所不包,无所不管,就连看亲戚、探病都得他批准。否则,你哪里也去不了。实际上人们成了替他劳动的工具,像关在笼子里的小鸟一样,一点自由都没有。他们怕人们反抗,把全家所有带刃子的工具都收起来,由他一人保管,像劳动用的锹镢,做饭用的菜刀等等,每次用时从他那里领上,用完马上交回,管的很严的。更可恶的是娶回新媳妇来,第一天晚上入洞房必须是他,新郎是不许进去的。这个人俨然是一家之父,是整个家庭的主宰。当时这些鞑靼人是如何规定人们对他们的称呼的,现在已经无从考究。不过,现在这里的人们叫自己的父亲时就喊声“达达”,也有人写做“大大”,尤其农村里普遍都这样称呼,无论“达达”还是“大大”,它们的发音和“鞑靼”是相同的,都发“dada”音 ,我想,这恐怕不是偶然的巧合吧。不管当时怎么称呼他们,后人都管他们叫“鞑子”,我小时候大人们吓唬小孩时就说“别哭,看黄毛老鞑子来了”,你别说,这一招还很管用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当时人们把这些鞑靼人看作是豺狼虎豹一样的敌人,对他们恨之入骨,实在到了忍无可忍的时候了,人们便开始酝酿如何才能一下除掉他们,于是人们通过七月十五送面鱼的机会联络感情,统一思想,约定八月十五送月饼时再确定如何行动。到了八月十五前几天,人们就开始提着月饼走亲看友,大家惊奇地发现,每家的月饼都在饼的中心点了一朵红艳艳的梅花,看着这朵红梅花,大家都明白了,这分明是一点鲜红的血吗,它的意思就是十五这天,正好男人们都在家,要利用供完月亮用刀切月饼的机会,领出刀来后,用这把刀把那个鞑靼人立即杀掉。到了十五那个晚上,家家户户都把那个鞑靼人恭恭敬敬请到供桌跟前,请他先享用月饼、瓜果。他也拿来了切月饼的菜刀,当把供月亮的月饼切好,他正吃的高兴,没有丝毫心里防备时,便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然后处理掉他的尸体,毕竟是杀了人,人们心里都惴惴不安,等到黎明碾场时,人们就把心里的不安和忧虑用歌声哼了出来,用哼出来的歌声相互通报着各家的情况。这歌声只有调,没有词,那调子是很悲凉的。这就是七月十五送面鱼,八月十五杀鞑子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通过老一辈人在八月十五供月亮时讲给儿孙们听,一代接一代传下来的。这个故事也多少反映了故乡老祖宗们的勇敢、聪明、智慧和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过了十五以后,再忙碌上半个月,到农历九月初,掏回萝卜、蔓菁,女人们腌了“烂腌菜(切碎了腌制的咸菜),男人们切了草(把糜谷豆类庄稼的秸秆切碎,混合起来,四周用预先捆好的一人多高的干草——谷子秸秆——捆子围住,做成上尖下方的草垛,以备冬春牲口食用。这个过程就是切草)。秋收就算结束了。剩下的时间就是翻秋地,因为翻过的地保水保肥,明年长性好。秋后的这次翻地一直要翻到立冬以后,尽量多翻些,农谚说“立冬不死牛,犟耕(方言读jing音)十天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山药地里烧山药,东西南北都来要。

  剥去黑皮金黄色,掰开黄壳热气冒。

  咬上一口香喷喷,咽到肚里乐淘淘。

  谁说天上神仙好,凡间山野任逍遥。

  [page]

  

河曲:家乡农事2

  河曲秋天 金源摄

  

河曲:家乡农事3

  河曲秋天 金源摄

  

河曲:家乡农事4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免责声明:火车吧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手机版 关于火车吧 源码下载 友情链接 在线订票 隐私原则 意见反馈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QQ:151219695 联系邮箱:151219695@qq.com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4 huoche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