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丽江市政府网

  • 中  文  名: 丽江市政府网
  • 官        网: http://www.lijiang.gov.cn
  • 地        址: 古城区玉雪大道262号
  • 服务热线: 0888-5182221
  • 分        享:
丽江市政府网

丽江市政府网简介

  丽江市,云南省辖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市区中心位于东经100°25'北纬26°86',海拔高度为2418米。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总面积20600平方公里。辖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共有69个乡(镇)、446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244769人(第六次人口普查)。丽江古城区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

  丽江自古以来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中转站,丽江有建于南宋的丽江古城,纳西族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丽江古城曾是仓廪集散之地。

  丽江古城在南宋时期就初具规模,已有八九百年的历史。

  丽江战国时属秦国蜀郡。

  汉属越郡。

  三国属云南郡。

  南朝为遂段县,大约在此时纳西族先民迁于此。

  唐时曾为姚州都督府地,后为吐蕃,南诏地,称桑川,属剑川节度。

  宋为大理善巨郡地,开始建城,忽必烈南征大理,以革囊渡金沙江后在此驻兵操练,“阿营”遗址仍在,当时居民已有千余户,至元十三年改为丽江路,丽江之名始于此,以依傍于丽江(金沙江古名)湾而得名。

  明末已具规模,日渐繁荣,本地土司木氏所营造的宫室非常华美。徐霞客在游记中谓其“宫室之丽,拟于王者”,而丽江府“富冠诸土郡”。《明史云南土司传》则言“云南诸土官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府城大研之名亦始于明代。以其位于丽江坝子中心,四周青山环绕,形似一巨砚,故名大研(砚)厢。

  清为丽江府。雍正元年(1723),改土设流,结束木氏土司元代以来的世袭统治。乾隆三十五年(1770),置丽江县。

  1961年成立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属丽江地区。

  1997年12月,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成功,填补了中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无历史文化名城的空白。

  丽江的文化在1723年清朝改土归流政策以后成为一个纳西文化和汉族文化的综合体。比起金沙江西岸中甸白地(纳西东巴教发源地)的纳西人和金沙江东泸沽湖地区的摩梭人,丽江坝区的纳西社区受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和同化,这种同化过程在1996年的大地震和此后旅游业的发展中逐步加速。

  2003年4月,丽江撤地设市,将原丽江地区改设为丽江市,并将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分为古城区及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衔接地段,地理坐标为东经100°14′,北纬26°52′,距昆明市527公里。丽江市总面积20600平方公里。海拔2400余米。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

  气候环境

  丽江属高原型西南季风气候,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丽江的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在12.6℃~19.8℃,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为18.1℃~25.7℃,最冷月平均气温为4℃~11.7℃,年温差小,但日温差较大。年极端最高气温25.1度,最低气温-27.4度,每年的5—10月为雨季,7、8月特别集中。

  河流水文

  全区境内大小河流共91条,流域面积在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厂条,分属两个流域三个水系。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控制全区面积的80.4%,计16566平方公里,长江流域雅砻江水系控制全区面积6%,计3625.6平方公里,澜沧江流域澜沧江水系控制面积2%,计408.4平方公里。

  境内主要有程海、泸沽湖、拉市海、文海、文笔海、九子海、中济海等大小数十个高原湖泊。其中集水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4个。

  玉龙雪山5000米以上终年积雪的冰川山体面积达22.5平方公里。据有关部门研究,每平方公里约有5000万立方米固体水。盛夏部分固体水融化,是玉龙雪山周围河流泉潭主要水源。

  旅游资源

  丽江地处横断山脉三江并流区域,地形地貌复杂、民族多、历史久、旅游资源丰富。全市共有旅游风景点104处,具代表性的有:二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风情。

  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丰富,有13000多种植物,占云南省植物种类的70%,云南八大名花和国家保护植物珙桐、红豆杉、三尖杉、榧木、银杏等在丽江广为分布。中英合作复建项目--丽江与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合建的丽江高山植物园于2001年5月18日奠基开工。丽江是云南省重点林区之一,林业用地15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0.3%。丽江98.2%的国土面积属金沙江流域面积是中国实施天保工程的重点地区。

  植物资源为各种动物提供了生息繁衍的良好环境。据统计共有兽类83种,占云南兽种类总量的29.6%;鸟类290多种,占云南鸟类总量的37.6%。

  丽江的药材资源及其他可开发的生物资源极为丰富,中药材有444种,开发利用200多种;永胜县的程海是中国唯一能天然生长螺旋藻的湖泊,已建成年产1000吨的世界最大的螺旋藻生产基地;山嵛菜、苦良姜等特色生物资源产业开发取得成效。

  水资源

  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439万kw,占云南省的11%,可开发总装机容量2309.3万kw。金沙江流经丽江的河段上,可开发总装机容量2058万kw;除金沙江外,丽江境内的93条较大河流上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32.5万kw,可开发65万kw。装机容量在1万kw及其以上的河流有26条。按照中国国家发改委批准的规划方案,金沙江流经丽江境内河段规划有“一库八级”大型水电站建设方案(即:虎跳峡水库、虎跳峡水电站、两家人水电站、梨园水电站、阿海水电站、金安桥水电站、龙开口水电站、鲁地拉水电站、观音岩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108万千瓦,年均发电量883亿千瓦时,是中国规划中最大的水电“西电东送”基地之一。

  矿藏资源

  丽江地区具有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和多种成矿地质条件,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矿产。有地台型矿产、地槽型矿产,矿产资源具有地区特色。已发现30多种矿产,350多个矿产地,天然气产地一处,几十处地热产地。其中煤、铜、砂金及其建筑材料(大理石、石灰石、石灰角砾岩、瓷土、滑石)等矿种具备了一定的优势。铁、钛、铬等黑色冶金工业及镍、钻等有一定的远景储量。

  进入词条搜索词条帮助

  关闭

  首页

  分类

  自然

  文化

  地理

  历史

  生活

  社会

  艺术

  人物

  经济

  科技

  体育

  特色百科

  历史上的今天

  数字博物馆

  城市百科

  二战百科

  艺术百科

  科学百科

  用户

  蝌蚪团

  燃梦计划

  百科任务

  百科商城

  权威合作

  合作模式

  常见问题

  联系方式

  手机百科

  客户端

  网页版

  个人中心

  丽江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上选择浏览(共7个义项)

  添加义项

  ▪云南省辖地级市

  ▪云南省丽江古城

  ▪北部湾水系南流江支流

  ▪云南省辖纳西族自治县

  ▪珠江水系西江支流郁江的支流

  ▪李健演出的歌曲

  ▪小行星

  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

  5803有用+1已投票

  4695

  丽江

  (云南省辖地级市)

  编辑锁定

  同义词丽江市一般指丽江(云南省辖地级市)

  声明

  本词条已参考行政区域类词条编辑指南进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议或想参与整理,欢迎您与百科地理组一起交流。

  丽江市,云南省辖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市区中心位于东经100°25'北纬26°86',海拔高度为2418米。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总面积20600平方公里。辖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共有69个乡(镇)、446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244769人(第六次人口普查)。丽江古城区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

  丽江自古以来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中转站,丽江有建于南宋的丽江古城,纳西族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丽江古城曾是仓廪集散之地。

  城市百科景点美食文化人物自然学校

  快速导航

  旅游预测

  中文名称

  丽江市

  外文名称

  LijiangCity

  别名

  巩本知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云南

  下辖地区

  古城区、永胜县、华坪县、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宁蒗彝族自治县

  政府驻地

  古城区

  电话区号

  0888

  邮政区码

  674100

  地理位置

  云南西北部

  面积

  20600平方千米

  人口

  1244769人(第六次人口普查)

  方言

  纳西语、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

  气候条件

  温带气候

  著名景点

  丽江古城、玉龙雪山、白沙壁画、虎跳峡、老君山、束河古镇等

  机场

  丽江三义机场

  火车站

  丽江站、拉市海站

  车牌代码

  云P

  行政代码

  530700

  目录

  1历史沿革

  2行政区划

  3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气候环境

  ▪河流水文

  4自然资源

  ▪旅游资源

  ▪生物资源

  ▪水资源

  ▪矿藏资源

  5人口民族

  ▪人口结构

  ▪民族构成

  6经济

  ▪农业

  ▪工业

  7风俗民情

  ▪语言

  ▪文字

  ▪两性风俗

  ▪宗教信仰

  ▪传统服饰

  ▪传统建筑

  ▪传统节日

  ▪纳西古乐

  ▪白沙壁画

  8交通

  ▪航空

  ▪铁路

  ▪公路

  ▪公交

  9名优特产

  10旅游景点

  11荣誉

  历史沿革

  编辑

  丽江古城在南宋时期就初具规模,已有八九百年的历史。

  丽江战国时属秦国蜀郡。

  汉属越郡。

  三国属云南郡。

  南朝为遂段县,大约在此时纳西族先民迁于此。

  唐时曾为姚州都督府地,后为吐蕃,南诏地,称桑川,属剑川节度。

  宋为大理善巨郡地,开始建城,忽必烈南征大理,以革囊渡金沙江后在此驻兵操练,“阿营”遗址仍在,当时居民已有千余户,至元十三年改为丽江路,丽江之名始于此,以依傍于丽江(金沙江古名)湾而得名。

  明末已具规模,日渐繁荣,本地土司木氏所营造的宫室非常华美。徐霞客在游记中谓其“宫室之丽,拟于王者”,而丽江府“富冠诸土郡”。《明史云南土司传》则言“云南诸土官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府城大研之名亦始于明代。以其位于丽江坝子中心,四周青山环绕,形似一巨砚,故名大研(砚)厢。

  清为丽江府。雍正元年(1723),改土设流,结束木氏土司元代以来的世袭统治。乾隆三十五年(1770),置丽江县。

  1961年成立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属丽江地区。

  1997年12月,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成功,填补了中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无历史文化名城的空白。

  丽江的文化在1723年清朝改土归流政策以后成为一个纳西文化和汉族文化的综合体。比起金沙江西岸中甸白地(纳西东巴教发源地)的纳西人和金沙江东泸沽湖地区的摩梭人,丽江坝区的纳西社区受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和同化,这种同化过程在1996年的大地震和此后旅游业的发展中逐步加速。

  2003年4月,丽江撤地设市,将原丽江地区改设为丽江市,并将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分为古城区及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行政区划

  编辑

丽江市划分为1个市辖区,4个县。一区为:古城区;四县为:玉龙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县。
丽江城市交通图-最新erlinyou版

  面积(平方千米)政府驻地人口

  古城区1255.4大研镇211151

  玉龙县6392.6黄山镇214697

  永胜县5099永北镇392024

  华坪县2200中心镇168028

  宁蒗县6025大兴镇258869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衔接地段,地理坐标为东经100°14′,北纬26°52′,距昆明市527公里。丽江市总面积20600平方公里。海拔2400余米。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

shadow
出口

  ©2015Baidu-Data©NavInfo&CenNavi&道道通

  气候环境

  丽江属高原型西南季风气候,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丽江的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在12.6℃~19.8℃,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为18.1℃~25.7℃,最冷月平均气温为4℃~11.7℃,年温差小,但日温差较大。年极端最高气温25.1度,最低气温-27.4度,每年的5—10月为雨季,7、8月特别集中。

  河流水文

全区境内大小河流共91条,流域面积在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厂条,分属两个流域三个水系。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控制全区面积的80.4%,计16566平方公里,长江流域雅砻江水系控制全区面积6%,计3625.6平方公里,澜沧江流域澜沧江水系控制面积2%,计408.4平方公里。

  境内主要有程海、泸沽湖、拉市海、文海、文笔海、九子海、中济海等大小数十个高原湖泊。其中集水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4个。

  玉龙雪山5000米以上终年积雪的冰川山体面积达22.5平方公里。据有关部门研究,每平方公里约有5000万立方米固体水。盛夏部分固体水融化,是玉龙雪山周围河流泉潭主要水源。

  自然资源

  编辑

  旅游资源

  丽江地处横断山脉三江并流区域,地形地貌复杂、民族多、历史久、旅游资源丰富。全市共有旅游风景点104处,具代表性的有:二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风情。

  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丰富,有13000多种植物,占云南省植物种类的70%,云南八大名花和国家保护植物珙桐、红豆杉、三尖杉、榧木、银杏等在丽江广为分布。中英合作复建项目--丽江与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合建的丽江高山植物园于2001年5月18日奠基开工。丽江是云南省重点林区之一,林业用地15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0.3%。丽江98.2%的国土面积属金沙江流域面积是中国实施天保工程的重点地区。

  植物资源为各种动物提供了生息繁衍的良好环境。据统计共有兽类83种,占云南兽种类总量的29.6%;鸟类290多种,占云南鸟类总量的37.6%。

  丽江的药材资源及其他可开发的生物资源极为丰富,中药材有444种,开发利用200多种;永胜县的程海是中国唯一能天然生长螺旋藻的湖泊,已建成年产1000吨的世界最大的螺旋藻生产基地;山嵛菜、苦良姜等特色生物资源产业开发取得成效。

  水资源

  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439万kw,占云南省的11%,可开发总装机容量2309.3万kw。金沙江流经丽江的河段上,可开发总装机容量2058万kw;除金沙江外,丽江境内的93条较大河流上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32.5万kw,可开发65万kw。装机容量在1万kw及其以上的河流有26条。按照中国国家发改委批准的规划方案,金沙江流经丽江境内河段规划有“一库八级”大型水电站建设方案(即:虎跳峡水库、虎跳峡水电站、两家人水电站、梨园水电站、阿海水电站、金安桥水电站、龙开口水电站、鲁地拉水电站、观音岩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108万千瓦,年均发电量883亿千瓦时,是中国规划中最大的水电“西电东送”基地之一。

  矿藏资源

  丽江地区具有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和多种成矿地质条件,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矿产。有地台型矿产、地槽型矿产,矿产资源具有地区特色。已发现30多种矿产,350多个矿产地,天然气产地一处,几十处地热产地。其中煤、铜、砂金及其建筑材料(大理石、石灰石、石灰角砾岩、瓷土、滑石)等矿种具备了一定的优势。铁、钛、铬等黑色冶金工业及镍、钻等有一定的远景储量。

  人口民族

  人口结构

  2010年丽江市总人口为1244773人。全市5个县(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126646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18123人,增长10.48%。平均每年增加11812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

  2010年5个县共有家庭户312668户,家庭户人口为1148378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67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91人减少了0.24人。男性为642374人,占总人口的51.61%;女性为602395人,占总人口的48.39%。总人口性别比106.64(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5.50上升为106.64。0-14岁的人口为227498人,占总人口的18.28%;15-64岁的人口为921118人,占总人口的74%;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96153人,占总人口的7.7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7.9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6.1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83个百分点。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83337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123951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404999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429174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丽江市2010年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1328人上升为6695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6407人上升为9958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21903人上升为32536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42386人下降为34478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161839人,乡村人口减少了43715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1.45个百分点。

  民族构成

  丽江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共有12个世居民族。2010年丽江市5个县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537893人,占总人口的43.2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706876人,占总人口的56.79%。其中,彝族人口为243282人,占总人口19.54%;纳西族人口为240580人,占总人口的19.33%;傈僳族人口为115730人,占总人口的9.30%。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56751人,增长了11.8%,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了0.5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61372人,增长了9.51%,占总人口比重减少了0.5个百分点。

  “十一五”丽江市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61.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43.6亿元,年均增长13.6%,增幅创实施五年计划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财政总收入从6.9亿元增加到26亿元,年均增长30.3%,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4.1亿元增加到16.46亿元,年均增长32.3%,是财政收入增加最多的一个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55.3亿元增加到202.1亿元,年均增长2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5.8亿元增加到45.5亿元,年均增长23.5%。三次产业比例由23.2:28.1:48.7调整为18.1:38.3:43.6。

  农业

  2010年丽江市财政投入“三农”资金24.1亿元,年均增长20.5%。农业总产值从22.9亿元增加到44.9亿元,年均增长7.8%。农业增加值从13.4亿元增加到26亿元,年均增长6.4%。实施了321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实施了木底箐水库、团山水库加固扩容等一批重点水源工程,除险加固小型病险水库22座,蓄水库容达到3.5亿立方米。改造中低产田地32.5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4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9.4万亩。

  工业

  2010年工业总产值从25.7亿元增加到88.8亿元,年均增长20.9%。工业增加值从10.1亿元增加到33.1亿元,年均增长19.5%。境内金沙江中游6级水电站先后筹建,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认真实施工业倍增计划,积极延长水电产业链,实施了电力、建材、生物、冶金、旅游商品开发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色的骨干企业营业收入超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1家。工业园区成为特色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平台,玉龙、永胜和华坪3个工业园区建设投资25.2亿元,65户企业进入园区发展,实现工业总产值21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从29.2亿元增加到69.7亿元,年均增长13.9%,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语言

  在丽江古城,汉族的云南方言(也称云南话)是最广为使用的语言,在古城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使用纳西口语。丽江的年轻一代能讲汉语普通话,有些从事旅游业的青年能讲很流利的英语。由于有些老一代的纳西老人曾经接受过教会学校的西式基础教育,因此在丽江古城的街上看到古稀老人和老外用英语自如交流也并非奇事。在商业利益驱动下汉语的方言替代口语成为丽江(古城)的交流工具。

  文字

  象形文字约有2200多个,有较浓厚的图画文字特点,以一字象一物,或一事,或一意,但与图画不同,是用简单笔画初其事、物、意的轮廓来表达、

  丽江有一种标音文字,共有2400多个符号,多是重复的异体字,较常用的有500多字,由东巴掌握,有少量的东巴经是用标音字写的。

  两性风俗

  如同父权社会,丽江坝区的家庭大多被男性所主掌,与泸沽湖的摩梭女性家长制有所不同,妇女承担着比汉族妇女更沉重的家务和社会义务。1253年蒙古人征服丽江之前,丽江的纳西和泸沽湖的摩梭同处于母权社会,1253年以后倾向于中原汉文化的木氏逐步使丽江少数民族家庭受到汉族父权制度的影响,1723年汉族的流官取代木氏家族统治丽江,大量的汉族的价值观,包括父权社会的规范和父母包办的婚姻制度开始盛行,妇女不仅失去了对家庭的掌握,同时由于恋爱自由和性的自由遭到儒家汉制的抵触,少女情死的人数上升,有些私定终身的男女则越过金沙江迁到摩梭社区,寻找自由的爱情。1970年代以后出生的纳西青年男女,已不再遵从传统的价值,他们和大陆的新新人类一样,从西方涌入的文化中寻找祖先曾经拥有的自由精神。

  宗教信仰

  丽江少数民族在历史上曾经信奉过佛教,喇嘛教,道教。在今天的丽江人们不笃信某一种宗教,即使在年老的人中也少有虔诚的信奉者。东巴教是纳西古代的一种原始宗教,富有精英色彩,而不是一种平民宗教。

  传统服饰

  少数民族的男子早在本世纪上半叶抛弃了汗衫到膝短裤的传统服装,改穿汉服,丽江古城的年长妇女的衣着是根据满服进行改良的结果(其中的羊皮袄,披星戴月和围裙则保留了传统特点)。在中甸白地(纳西东巴教发源地)的纳西租服装更为纯粹,泸沽湖的摩梭人的穿着则与藏服接近,而且在今天的丽江,二战以后出生的丽江妇女大多不再穿这种传统服装。

  传统建筑

  丽江民居大多为土木结构,常见的形式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几种形式。其中,坊一照壁是丽江纳西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民居形式。在结构上,一般正房一坊较高,方向朝南,面对照壁。主要供老人居住;东西厢略低,由下辈居住;天井供生活之用,多用砖石铺成,常以花草美化。农村的三坊一照壁民居在功能上与城镇略有不同。一般来说三坊皆两层,朝东的正房一坊及朝南的厢房一坊楼下住人,楼上作仓库,朝北的一坊楼下当畜厩,楼上贮藏草料。天井除供生活之用外,还兼供生产(如晒谷子或加工粮食)之用,故农村的天井稍大,地坪光滑,不用砖石铺成。

  传统节日

  三朵节是丽江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届时丽江城乡中古乐长奏,纳西人载歌载舞,还会带着火锅到拉市海等风景秀丽的地方野餐,以此来欢庆节日。时间:二月初八。

  火把节以丽江大研古城最为热闹,纳西人按古规一连要过三天的火把节,点三个晚上的火把。每天门前要点一支柱子般又粗又大的大火把,寨子里的青年们个个拿着又细又长的小火把,沿着田埂、山路,边走边唱,直到深夜。火把燃得越旺,就越吉利,人们越高兴。时间:每年农历6月25日至27日米拉会。

  米拉会又称“棒棒会”,是云南丽江纳西族的传统节日,节日这天,人们扛着马笼头、鸡笼、犁、耙、桶、锄等各种木制农具涌向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大研镇进行交易。时间:五月十五。

  转山节是泸沽湖摩梭人最重大的节日,又称转山会,摩梭人称转山节为“朝山节”。相传摩梭人的祖先便是在这天诞生的。节日期间,摩梭人都穿上最华丽的民族服装,进行祭拜女神、歌舞、射箭、结交阿夏等各种活动。时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

  东巴舞来源于古代纳西言辞的社会生活,不少动作都是模拟各种动物的动作来进行的,形象十分生动。东巴舞蹈是东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巴教经典中有专门记述东巴舞蹈的舞谱《舞蹈教材》和舞蹈来历。

  纳西古乐

  纳西族的音乐,除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诗歌舞三者合一的“温麦达”,“阿热热”,“三多舞”等曲调外,还有古典的大型乐曲《白沙细乐》和《丽江古乐》.乐器有横笛、竖笛、芦笛、二黄、南胡、中胡、大胡、苏古杜、三弦、琵琶、筝、瑟、云锣、木点、铃、海螺、鼓、唢呐、长号、钹、芦笙和口弦等,其中,有很多是从内地传入的。

  2010年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的《纳西族白沙细乐》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音乐项目类别,序号12。

  白沙壁画

  明清寺庙壁画是著名的“丽江壁画”或“白沙壁画”。是明代领主经济繁荣,丽江民族吸收其他民族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的结晶。壁画分布在白沙,大研镇,束河,中海,漾西,雪嵩等村镇的十多处寺庙中,于明出至清乾隆年间陆续制作完成的。

  据丽江书画家和在瑞调查研究,束河大觉宫现存正殿西壁六幅壁画,是道教,佛教的合制品,出于汉族画家手笔,用笔精细流畅,人物性格鲜明,生动自然;白沙的大宝积宫壁画,被认为是“丽江壁画”的中心,保存比较完整,在十二堵壁画上,有道教,佛教的神佛像,也有喇嘛教的密宗佛像,并有汉,藏文的款识,汉,藏,纳西族画家在制作中,采取了一定的写实手法,突破宗教题材的局限,反映了当时纳西族社会的一些生产和生活情况。

政府网站查询

  • 选择省份:
  • 选择城市:
  • 选择区县:

天气预报 更多>>

丽江天气

  • 今日
    高温 13℃
    低温 0℃
  • 明日
    高温 16℃
    低温 0℃
  • 后天
    高温 17℃
    低温 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府网 > 云南政府网 > 丽江政府网

手机版 关于火车吧 源码下载 友情链接 在线订票 隐私原则 意见反馈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QQ:151219695 联系邮箱:151219695@qq.com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4 huoche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