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阿里地区政府网

  • 中  文  名: 阿里地区政府网
  • 官        网: http://www.xzali.gov.cn
  • 地        址: 噶尔县狮泉河镇
  • 服务热线: v0897-2829362
  • 分        享:
阿里地区政府网

阿里地区政府网简介

  阿里地区(藏语拼音:NgariSanai,威利:mnga'rissagnas),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行政区。元朝称纳里,明朝称俄力思。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带,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区级行政区划,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拥有独特的高原自然风貌。地理坐标为东经78°23′40″~86°11′51″,北纬29°40′40″~35°42′55″。地域面积约30.4万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全地区总人口95803人。地区行政公署驻噶尔县狮泉河镇。

  阿里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等山脉相聚的地方,被称之为“万山之祖”。同时,这里也是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故又称为“百川之源”。

  “阿里”一词是藏语音译,意为“属地”、“领地”、“领土”等。直到9世纪初,这里仍称“象雄”。在汉文史籍中,不同朝代对其称呼各异。在藏文古籍中,吐蕃王朝赞普之后裔来到这块原属象雄十八部的政治区域后,这块上部区域名副其实地臣服于赞普后裔的统辖之内,故此,才有“阿里”的称谓。

  阿里古为藏族地区早期的“十三小邦”之一,汉族史籍称为“羊同”。羊同经过逐步发展,在约公元4-5世纪建立了象雄王国,鼎盛时将地域划分为内中外三部,内象雄大体为今阿里地区所辖范围。

  古格王朝在公元13世纪随西藏一起归属元朝(1206-1368),统属于元朝设立的“乌斯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元代称“纳里速古鲁孙”,阿里地区的具体事务则交由萨迦地方政权处理。

  明清两朝(1368-1911)在管理西藏方面基本沿用元朝的旧制。五世达赖建立甘丹颇章政权之后,在清中央政府的扶持下,阿里地区逐步归入西藏噶厦地方政府,后又设立宗(相当于县)和管理阿里地区的总管——“阿里基巧”。明代称“俄里思”,到了清代方称“阿里”。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堆里嘎本驻噶大克(即噶尔雅沙)。辖布达巴、日土、噶大克。

  1954年设阿里总管,管辖仲巴洛强、普兰宗、札布让宗、达巴宗、日土宗、噶大克等宗溪。

  1960年设阿里专区,专署驻噶尔昆沙。以噶尔宗设噶尔县(驻雅沙);以日土宗设日土县;以革吉设革吉县(驻那坡);以改则设改则县(驻隆仁,又称鲁玛仁波);以仲巴洛强溪设仲巴县(驻札东);以普兰宗设普兰县;以札布让与达巴2宗合并设札达县(驻托林)。辖7县。

  1962年将仲巴县划归日喀则专区。辖6县。

  1966年阿里专署由噶尔县迁驻噶尔县狮泉河。噶尔县由雅沙迁驻昆沙(因民主改革时在昆沙设噶尔新乡乡政府,故昆沙又称噶尔新村)。

  1970年阿里专区改为阿里地区,地区驻噶尔县狮泉河。由改则县的路南4区设立措勤县(驻门董)。阿里地区辖噶尔(驻昆沙)、革吉(驻那坡)、札达(驻托林)、措勤(驻门董)、日土、改则(驻鲁玛仁波)、普兰等7县。

  1979年3月7日复归西藏自治区领导。

  1979年2月5日正式成立阿里地区行政公署。

  1997年,地区行政公署驻狮泉河镇。辖噶尔、普兰、措勤、革吉、改则、扎达、白土7县。(以上根据《政区大典》整理)

  阿里地区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西藏自治区西部、青藏高原西南部。东起唐古拉山以西的杂美山,与那曲地区相连;东南与冈底斯山中段的日喀则市仲巴、萨嘎、昂仁县接壤;北倚昆仑山脉南麓,与新疆喀什、和田地区相邻;西南连接喜马拉雅山西段,与克什米尔及印度、尼泊尔毗邻。辖域总面积34.5万平方公里。南北宽约680公里,东西长700多公里。

  地貌

  阿里地区地貌有高山、沟谷、土林、冰蚀、冲击扇、冰碛和火山等类型,历史上曾经把这种特征概括为冰雪围绕的“普兰”、岩石围绕的“古格”、湖泊围绕的“玛宇”,总称为“阿里三围”。

  山脉

  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南部和西南部为深切的沟、谷及零星的冲击扇地带;东部及西北部地势相对平缓,形成宽谷和一望无际的草原戈壁。总的地势特征是从南到北高原面次第抬升,而各大山脉主脊线逐渐降低,最高点为普兰县境内的纳木那尼峰,海拔高程7694米,最低点在札达县什布奇附近的朗钦藏布河谷,海拔高程2800米,最大相对高差4894米。

  气候

  阿里属二类风区,年平均风速在每秒3.2米以上,大风频率高达8级以上,年大风日数在149天左右。年平均气温0℃,日平均温度变化幅度极大,真正是“晚穿棉袄,午穿纱”。狮泉河镇冬季终年低温严寒,年平均气温不足零度,狮泉河镇冬季极端最低气温-41度,夏季极端最高气温21度,昼夜温差相当大,年温差小年温差小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8月白天气温为10℃以上,而夜间气温则降至0℃以下。

  阿里全年降水量相当少,且季节性强。每年10月至第二年4月,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0%~20%,而5月到9月间,雨量十分集中,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

  阿里地区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干燥,全年降雨量相当的少,日夜温差大。阿里的冬季漫长而又严寒。2012年,阿里地区调整为7县、7镇、37个乡、141个村(居)委会。辖7个县:噶尔县、普兰县、札达县、日土县、革吉县、改则县、措勤县。地区行政公署驻噶尔县狮泉河镇。

  水力

阿里地区湖泊星罗棋布,水流资源蕴藏量达2万千瓦,全地区有大小河流80多条,

  阿里地区(6张)

  湖泊60多个;境内总流程9500公里,流域面积近6万平方公里。源于冈底斯和喜马拉雅山的四条大河狮泉河、象泉河、马泉河、孔雀河分别向西北、西南和东南方向流入印度、尼泊尔,成为印度河、萨特累季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恒河支流哥格拉河的上游,最终汇入印度洋和阿拉伯海。阿里因此被称为“千山之巅、万川之源”。水资源总量达167.57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75.93万千瓦。

  地热

  阿里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能,有狮泉河──雅鲁藏布江地热带,昆仑山──可可西里地热带,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地热带。

  矿产

  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30多种,矿点254处,其中有盐、硼、铝、芒硝、铬、银、金等。

  动物

  阿里高原野生动物有野牛、野驴、黄羊、长角羊和野耗牛。西部的湖边有水鹰、白水鸭、天鹅、水鸽、黑颈鹤等各种野禽。

  经济

  编辑

  综述

阿里地区2000年,阿里地区GDP完成了3.23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增长18.2%,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800万元,增长2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360元,增长15%。

  2001年,阿里地区GDP完成30876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5亿元,粮食播种面积3.3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6750吨,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元,农畜产品综合商品率达到45%。年末牲畜存栏控制在275万头只(匹)以内。

  2004年,阿里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27亿元,财政收入突破5000万元大关,达到5371万元,各项税收收入完成了5391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8637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27元。

  2013年,全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1.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9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75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9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723元

  农牧业

  2007年,阿里地区农作物播种面积2.6万亩,油菜和饲草饲料作物分别增长1.5%和增长56.8%,粮经饲比例达到65.7∶8.9∶23.8,得到了合理调整;1至9月份,全地区乡镇企业实现产值1764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4%,多种经营收入3128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4%。劳务输出人数达1.2万人,劳务收入2288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8%;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加大。落实投资6400万元,建设项目9个,主要涉及特色产业开发、退牧还草等领域。

  2013年,阿里地区农牧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资达2.47亿余元,农牧业总产值达到6.13亿元,同比增长4%;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1.7万亩,同比增长13.1%;粮食、蔬菜产量分别达到5756吨、2330吨;年末牲畜存栏数为250万头(只、匹),同比减少2.8%;肉类、奶类、羊绒产量分别达到1.66万吨、8910吨、305吨;牲畜出栏率达到41.2%,农畜产品综合商品率达到63.5%。

  工业

  阿里地区托林寺2005年1-9月份,阿里地区工业总产值6661.9万元,完成计划的78%;阿里的国有企业改革年,阿里对交通、燃料、配件3家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进展顺利。同时,地区新批成立民营企业14家,注册资金1680万元。

  2013年1-9月份,阿里地区工业实现总产值1.32亿元,同比增长42.2%,完成工业增加值6578万元,同比增长42.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3074.9万元,同比减少37.7%,完成工业增加值897万元,同比减少45.8%;规模以下工业实现产值1.02亿元,同比增长138.2%,完成工业增加值5681万元,同比增长40.2%。

  第三产业

  2010年1-9月份,阿里地区邮政业务总量完成301万元,同比增长19.7%;电信业务总量完成1886万元,同比增长38.4%;旅游业得到恢复性增长,全地区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00余万元,创汇50多万美元。财税、金融、物价运行情况良好。全地区财政收入完成3588万元,同比增加951万元,增长36.1%,为年初预算的100.8%;金融形势稳定,全地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5亿元,增长4.3%;各项贷款余额3.7亿元,增长33%。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亿元,同比增长7.9%。

  交通

  编辑

  公路

  从拉萨到阿里有两条道,北道1760公里,南道1190公里。北道车更多点,南道几乎只有旅行团才走。

  ●北道

  主要线路:拉萨-日喀则、日喀则-拉孜、拉孜-卡嘎、卡嘎-桑桑、桑桑-22道班、22道班以北-措勤、措勤-洞措、洞措-改则、改则-雄巴、雄巴-革吉、革吉-阿里狮泉河镇。

  ●南道

  22道班以南-萨嘎、萨嘎-仲巴、仲巴-帕羊、帕羊-大金寺、仲巴-大金寺、阿里-岗仁波齐。

  民航

  昆莎机场:中国国航开通成都——拉萨——阿里航线。

  “十一五”期间,阿里地区共有49所中小学和一所职业技术学校,有1004名在职专任教师,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比2005年分别提高了7.5和6.3个百分点,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率达100%。全地区1018名学生被区内外高中录取。2010年改扩建幼儿园1所,投入资金500万元。学生宿舍和教室工程建设投入资金4026万元,教育经费从2005年的3529.1万元增加到11497.5万元,教育基本建设投资从5450万元增加到27500.3万元。全地区校舍总面积从2005年的64633万平方米改扩建到目前的100861万平方米。

阿里地区
唐卡文化艺术是古象雄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了许多以传说形式诠释大自然的神话。象雄文化被称为西藏的根基文化,古象雄文化的痕迹贯穿于西藏的方方面面。从生产到生活,从民俗到信仰,处处都有象雄文化的影子。比如祭山神、转山等宗教活动仪式,都源自象雄文化。今天藏族人的习俗和生活方式,有许多也是象雄时代留传下来的,比如转神山、拜神湖、插风马旗、插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文、放置玛尼堆、打卦、算命,都有本教遗俗的影子。藏文起源于象雄文,当年松赞干布派他的大臣吞米桑布扎创造藏文,最多只能叫象雄文字的改良。

  7世纪,印度佛教传入阿里本土以后,出现了佛教传说故事和歌谣,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不同时期劳动人民的精神风貌和内心追求,具有鲜明的西藏西部风格与魅力。

  文学

  和平解放后,随着部队和援藏干部的大批进入,一些诗歌、散文、小说等现代文学和戏剧、电影、歌舞、小品等现代文化艺术形式进入阿里。如军旅诗歌作品《生日的夜晚》、《马褡子》;纪实文学《天殉》、《雪域之魂》等,反映了新时代阿里军民的奋斗和追求,为古老单一的高原文化注入了活力。改革开放后,文化市场也随之开放,陆续出现游戏室、歌舞厅等娱乐场所,阿里文化呈现出多元发展趋势。

  艺术

  阿里的传统艺术主要包括音乐舞蹈、曲艺戏剧和工艺美术,尤以藏族乐舞和工艺美术最为耀眼夺目。普兰、札达一带为果谐的发祥地之一。雍仲本教羌姆据传是辛饶米沃且时期流行的一种宗教歌舞,后又与佛教进行了融合,广泛流行于朗钦藏布、马甲藏布一带的寺院和民间。起源于札达的弦舞是阿里最古老的舞蹈种类之一,在古格遗址红庙残缺的壁画中依稀可见,至今仍在普兰、札达一带民间流传。阿里的雕塑、岩画在整个西藏艺术画廊中占有重要地位。古格时期的佛像雕塑不惜重金,雍容大气;古格壁画融高原质朴简约和南亚及波斯开放、夸张于一体,独具特色,开一代画风。

  宗教

  阿里为西藏最古老佛法——雍仲本教的发祥地。藏传佛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万八千多年前的古象雄王朝,古象雄的王子幸饶弥沃如来佛祖(释迦牟尼佛前世“白幢天子”的师父),为了救度众生而慈悲传教了“古象雄佛法”,也就是“雍仲本教”),“雍仲本教”是幸饶弥沃如来佛祖所传的如来正法。雍仲本教的《甘珠尔》其实就是藏族一切历史、宗教和文化的滥觞与源头,是研究藏族古代文明的极其珍贵的资料,这也是任何藏文化研究者都无法绕过的一块重要领域。2013年7月,“古象雄佛法”大藏经汉译工程已经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点科研课题。

  公元1世纪,雍仲本教沿雅鲁藏布江开始传播到卫藏以至整个藏区。8世纪初,印度佛教大师佛密来到冈仁波齐朝圣,并广传佛法,此为藏传佛教在阿里传播的开端。10世纪末,仁钦桑布在阿里创立了第一座寺庙。11世纪中叶,应古格王绛曲沃邀请,阿底峡来到古格与仁钦桑布一起传经弘法,是为藏传佛教“后弘期”上路弘传之始。相隔20多年后,在托林寺召开大法会,史称“火龙年大法会”。12世纪末,传入竹巴噶举派。13世纪中叶,直贡噶举派传入阿里。15世纪,古格人阿旺扎巴前往后藏拜宗喀巴为师,学成后,返回古格,传播格鲁派,托林寺为该教派传播中心。17世纪上半叶,葡萄牙耶酥会传教士经克什米尔到古格扎布让传授基督教。古格灭亡后,西方基督传教士被驱逐出境。

  全地区共有开放寺庙及拉康75座(其中寺庙57座,拉康18座)。

  节日

  ●藏历新年

  阿里藏族民众每月都有节日,其中藏历新年是阿里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从藏历十二月初,开始准备各种年货;中旬开始,每户准备酥油和面粉,制作“卡朵”(各种油炸食品)和“鲁果”(彩色酥油花塑的羊头或真羊头,意为新年新收成),并在陶罐中浸泡青稞种子,培育青苗(藏语称落菩余);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晚,全家围坐欢聚,喝象征团聚的“谷土”(由面团、奶渣、人参果和剁成小块的羊肋骨肉熬制的粥。藏历初一拂晓时,家庭主妇将煮好的“羌乖”(青稞酒粥),送至家庭成员床前趁热喝完。随后打上新一年的第一桶水。待家人起床后,按辈份排位坐定,长辈端来五谷斗,由每人抓上几粒,向天上撒去,表示祭神,然后依次少量送入口中,互相祝“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大年初一一般闭门欢聚,互不走访;初二开始,亲戚好友们互相拜年,持续3-5天;藏历初三,举行更换房顶或帐篷顶上的经幡。

  ●萨噶达瓦节

  藏历四月是“萨噶达瓦节”,此节日是为纪念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诞辰、成道和圆寂日。人们到冈仁波齐和玛旁雍错绕大圈,同时参与更换大纛仪轨。

  ●望果节

  藏历八月中旬是阿里农区“望果节”,人们穿着节日盛装,身背佛经,围着农田绕圈;同时,带着酥油茶、青稞酒及各种食品到田地里野炊,载歌载舞,并举行赛马、赛牛、射箭、投石、摔交等活动。

  ●噶尔恰钦盛会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藏历第十一饶迥水猪年),为纪念驱逐拉达克战争中蒙古族军人及藏军取得的重大胜利,赞美大将甘丹才旺的功绩,在噶尔雅萨的平措央泽(吉祥如意之广阔平坦)举行庆祝活动。后形成惯例至1959年。最初,噶尔恰钦盛会的为每年藏历七月十二日,活动内容主要是赛马和射击等军事演习。随着参会人数的逐步增多,为方便在盛会期间进行广泛的经商活动和征收赋税,后时间改为藏历八月九日,1959年,开幕日期改为每年藏历八月十日至十五日。

  班公湖

  班公湖班公湖是自然界的一块净土,班公湖岛的王国,也是阿里高原乃至全西藏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班公湖岛岛面积不大,长约300米,宽200多米,岛上没有大树,只有一些低矮的灌木,沿岸还生长着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草科植物,遍地是鸟类。

  ●古格王国遗址

  古格王国遗址位于阿里地区扎达县境内,西距县城约18公里。它于1961年3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有寺庙拉康共39座,有住寺僧人的寺庙25座,现存房屋洞窟300余间和众多房屋遗迹,是当年奴隶和百姓的住所,山腰上遗存有高大的庙宇和密集的僧房;山顶上是王宫,包括聚会议事大殿、经堂、坛城、神殿和王室人员居住的冬宫和夏宫。从山脚到山顶的王宫,只有一条人工开凿的暗道可以通达,整座古城设有大量的防御性建筑。

  ●狮泉河

  狮泉河,藏语称森格藏布。印度河上源,西藏自治区西部主要大河之一。发源于冈底斯山主峰冈仁波齐峰北面的冰川湖,自南向北流至邦巴附近转向西流,经革吉在扎西岗附近与噶尔藏布相汇合转向西北,流入克什米尔地区。狮泉河在中国境内长405公里,流域面积2.745万平方公里。由源头到革吉为上游段,长约152公里,落差646米;流经森格卡巴,右岸有终年不断流的泉河补给,因泉水所在山体形同狮子,故名狮泉河。

  ●玛旁雍错

  玛旁雍错(LakeManasarovar)在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城东35公里、岗仁波齐峰之南。其周围自然风景非常美丽,自古以来佛教信徒和苯教徒都把它看作是圣地“世界中心”,是中国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藏发所称三大“神湖”之一。它也是亚洲四大河流的发源地。

  ●古格遗址

  古格王国遗址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地之一。遗址从山麓到山顶高300多米,到处都是和泥土颜色一样的建筑群和洞窑,几间寺庙除外,全部房舍已塌顶,只剩下一道道土墙。遗址的外围建有城墙,四角设有碉楼。整个遗址建在一小土山上,建筑分上、中、下三层,依次为王宫、寺庙和民居。红庙、白庙及轮回庙中的雕刻造像及壁画不乏精品。围绕古格都城周围的重要遗址还有东嘎、达巴、皮央、香孜等,都有大量文物遗存。

  ●羌塘自然保护区

  羌塘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3年,当时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4月5日正式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北部,昆仑山、可可西里山以南,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以北,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保护区行政范围隶属于阿里、那曲2个地区。羌塘自然保护区是世界第二大自然保护区。

  ●萨噶达瓦节

  萨噶达瓦节又称佛吉祥日(农历四月十三至四月十五日)四月十五日是藏传佛教的传统节日,藏语称萨噶达瓦节。南传佛教国家的信众又称卫塞节,意为月圆日。对于佛教信众来讲,是一极不平凡而又神圣的日子。它与佛陀一生中三件重要的大事联系在一起,即:诞生、成道、涅盘,是个三期同庆的吉祥的日子。1990年5月,中国佛教协会经赵朴初会长倡仪,汉传佛教各寺院也将农历四月十五日定为佛陀纪念日,称佛吉祥日。这样,中国各佛教寺院均要在这一天举行庆典和法会。

政府网站查询

  • 选择省份:
  • 选择城市:
  • 选择区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府网 > 西藏政府网 > 阿里政府网

手机版 关于火车吧 源码下载 友情链接 在线订票 隐私原则 意见反馈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QQ:151219695 联系邮箱:151219695@qq.com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4 huoche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