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富平县政府网

  • 中  文  名: 富平县政府网
  • 官        网: http://www.fuping.gov.cn
  • 地        址: 暂无
  • 服务热线: 暂无
  •         

富平县政府网简介

  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属渭南市所管辖。因取“富庶太平”之意而得名,是华夏文明极为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人类文明尚处蒙昧的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就曾采首阳之铜铸鼎于县南荆山之巅,当大禹统理天下之后,又浇铸象征最高权力的九鼎于此,故富平自古即有“关中名邑”的美誉,并因此而扬名天下。总面积1241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81万,为陕西第一人口大县。富平交通优越、物产丰富、文物古迹众多,全县南北长47千米,东西宽34千米,东邻蒲城、渭南市城区,南接西安临潼区、阎良区,西连耀州区、三原县,北依铜川市。境内有G5京昆、西禹、富闫高速公路和106省道,咸铜、西韩两条铁路通过,交通便利。是全国著名的“墨玉之乡”、“石刻之乡”、“陶艺之乡”、“奶山羊之乡”、“柿子之乡”、“柿饼之乡”、“琼锅糖之乡”。属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部分。富平县是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故乡和原国务院副总理、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导人习仲勋故里。

  行政区划编辑

  城乡布局规划图1949年5月4日,富平县彻底获得解放。县人民政府成立,即在接收原国民党政府乡、保的基础上,初步将县以下政区划为13个区,96个乡,两个市。1950年4月下旬,经过民主建政,对县以下政区重新调整。并东上官区入留古,淡村区入城关,觅子区入庄里;改南关、庄里市通名为街。各区所辖乡数亦有更动,区以序数命名,乡以所在地命名,划全县为10个区,改区政府为区公所,统97个乡、两个街。1962年,对原25个公社又作了部分调整,改莲湖公社为城关公社,怀阳公社为华朱公社。7月,又增设洪水、南社、赵老峪、小惠、雷古坊5个公社。1968年8月12日,富平县人民委员会改称为县革命委员会。同年,各公社(镇)亦改称为革命委员会。同时,部分公社名称有所变更。刘集改为东方红,留古改为新华,施家改为立新,王寮改为向阳,东上官改为东风,雷古坊改为前进,觅子改为八一,白庙改为红旗,宫里改为红卫,老庙改为新风,华阳改为上游,到贤改为胜利,淡村改为跃进,城关镇改为七一。1971年4月以后,上述14个更名公社又重新使用原名。1985年4月,经富平县委常委会批准,增设窦村镇街道办事处,编制7人,属事业单位。截至1989年底,全县有村堡(自然镇)1641个,分属于32个乡镇管理。2011年7月,陕西省政府撤销富平县峪岭乡并入老庙镇,撤南社乡并入淡村镇,撤底店乡并入薛镇,撤白庙乡并入曹村镇,撤觅子乡及长春乡并入庄里镇,撤华朱乡、东上官乡、窦村镇合并设城关镇,撤小惠乡设小惠镇。富平县现辖1街办、16镇:城关街道办事处、庄里镇、张桥镇、美原镇、流曲镇、淡村镇、王寮镇、留古镇、老庙镇、薛镇、到贤镇、曹村镇、宫里镇、梅家坪镇、刘集镇、小惠镇、齐村镇。地理环境编辑地貌

  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地处北纬34°41′~35°06′,东经108°57′~109°26′。东界蒲城、渭南,西连耀县、三原,南接临潼、三原,北邻耀县、铜川。县城距蒲城县城52公里,渭南市区63公里,耀州区34公里,三原县城37公里,临潼城区52公里,铜川市58公里。距渭南市委驻地63公里,距省会西安66公里,至首都北京1260公里。

  气候

  富平县属大陆性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干湿冷暖分明。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少雨雪;春季温度回升快,气候日差较大,易出现大风、浮尘等寒潮降温天气,常有春旱发生;夏季气温高,雨量集中,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匀,常有伏旱发生;秋季较凉爽、湿润,多连阴雨,早晚温差较大。

  自然资源编辑植物资源

  富平县自然植被以树木和野生杂草为主。林木:全县林木树种多达230有余,其中用材林树种40种。整片林以刺槐为主,零星树以杨、桐为主。另有椿、榆、柏、柳、松、中槐、皂角树等;经济林树种30种,以花椒为主,苹果次之。其次柿、杏、桃、梨、李、枣、桑、黄梅、核桃及油松等;灌木160多种,主要有铁江木、狼牙刺、对节刺,黄蔷薇等。全县现有天然林3240亩(林业资源详见林业编),天然草场169121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9%。野生杂草县境内有大量的野生植物——杂草,种类多,分布广。据富平县农业部门调查统计,主要杂草有40多科、200余种。其中以菊科(40多种)、禾本科(30多种)为最多,其次是十字花科、莎草科、豆科和苋科,各有10余种。其余科较少。

  动物资源

  富平县无珍贵的野生动物。虽在四五千年以前,这里曾有门马象、羚羊、驼鸟及鹿獐等动物活动,但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亚热带的动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它们相继绝迹,有的被埋入地下,成为当今研究富平古地理、古气候的生物化石标本。

  矿产资源

  富平县矿产资源以非金属建筑材料居冠,其次有煤、坩泥及卤泊滩的硝、碘盐等。金属矿产仅有褐铁矿小矿点。石灰岩赋存于中奥陶系地层中,多出露在县境北山及山前的小孤丘处。东起老庙,西至长春、洪水,横跨14个乡、142村堡,长达40公里。据1984年县乡镇企业管理局调查,石灰岩总储量在1303亿立方米。由于岩性和组分上的差异,其利用途径和经济价值也各不相同。一般下部层位多白云质灰岩,上部层位主要是中厚层灰岩。煤含煤层为石炭——二迭系,煤种是瘦煤、贫煤。县境内在北山一带仅有孤立小露头,立新(野鸡花)煤矿、铁炉煤矿实际开采铜川市境内的煤层。褐铁矿主要分布于白庙乡坩泥原北——铁牛岭和赵老峪娘娘庙、峪岭宝塔山北一带。矿体呈不规则鸡窝状,产生于奥陶系侵蚀面的低凹处,属风化型褐铁矿,可作水泥配料加以利用。

  人口编辑

  富平夜景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中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常住人口为743385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762451人相比,十年共减少19066人,减少2.51%。年平均减少率为0.25%。全县户籍人口772285人,其中男395824人,女376461人。

  交通编辑公路

  西二环富平第一条公路西(安)~朝邑公路富平段是民国18年(1929)修的。全长35公里。后因军事需要,相继修铺了西(安)~宋(家川)公路富平段30公里和富(平)~龙(阳)公路24公里。这3条公路都是沿原有的车马大道,略事裁弯、取直垫平、拓宽而成。路面简易,桥涵缺少。但由于汽车通过很少,大多通行铁轮大车,致使跨面碾轧,车痕遍布,行走十分困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对这3条公路进行养护外,还相继铺设了石渣与炉渣路面,路况得到改善。1958年为适应“大炼钢铁”运动的需要,在全县范围内动员民力,突击抢修与改建了由(典)~老(庙)、庄(里)~曹(村)、曹(村)~白(庙)、流(曲)~野(鸡花矿)、由(典)~流(曲)等8条简易公路,全长12.1公里。

  铁路

  南大桥富平铁路建设始于民国28年(1939)年,当时仅有一条为煤运开辟的咸铜支线过境。50年来,在这条过境线路两端,分别增修了西(安)~韩(城)、西(安)~延(安)与梅(家坪)~七(里坪)等过境铁路。境内厂矿建有专用线路4条。1989年辖区内包括站场线路、复线总长已达110.41公里。火车站已由解放前的富平与庄里两个,增至7个,日办理旅客列车5对,接发货运列车达45对列。

  教育编辑小学教育

  光绪二十六年(1900),清廷谕令:各省所有书院,于“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富平改湖山、频阳书院为湖山、频阳高等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改湖山(在县城)、频阳(在美原)两高等小学堂为县立第一、第二高等小学(简称一高、二高),为富平县近代学校设立之始。民国2年(1913),设女子学校于县城。民国3年(1914)设第二女子学校于美原。民国30年(1941),国民政府实施新县制,各县立小学下放各所在乡作为中心小学;无小学之乡,新建1个或数个分校。不久,小学改称为中心国民学校或分校。民国34年(1945),陕西省立富平师范附属小学成立。到民国38年(1949),全县13个乡共有完小27所,98个保中设民小(称保国民学校或分校)461所、学生16577人、教职工744名。民国30~38年(1941~1949)的9年中,小学发展较快,覆盖面已达全县城乡。1950年,全县调整了20所完小104班,时有教师167人,学生4481人;普小512所541班,教师541名,学生16893名。1952年,全县入学儿童占学龄儿童的81%,较上年增长38%。同年,在流曲区6个普小试行五年一贯制(1952年秋季招生至1953年停办)。1953年,全县小学发展到540所、928班,34449名学生,1307名教职工。

  中学教育

  富平县中学教育始于著名爱国将领胡景翼将军民国9年(1920)创办的立诚公学。该校初设小学部,民国13年(1924)增办中学(初中),有男学生百十名。学生中约85%为农家子弟。民国19年(1930)陕西大旱后,仅有学生73名,其中一年级15名。从民国16年到18年(1927~1929),三届毕业生仅有32名。民国30年(1941),富平公办第一初级中学(迤山中学)成立,校址设在县城东北的迤山庙,学校经费由国民党县政府在行政费内列支。民国33年(1944),县公办第二初级中学在美原成立。民国38年(1949),全县有高中1所,初中2所,共19班,1111名学生,分春季和秋季生,秋季生居多。1950年,全县有中学3所,共19班、847名学生。其中一中高中3班,在校学生103名;初中6班,在校学生304名;二中初中5班,在校学生179名;三中初中5班,在校学生261名。1953年,中学发展到28班,学生1490名。1957~1958年,增设了刘集、流曲、曹村中学。同时在王寮、清明庙、大樊、老庙、都村小学内设3个中学班,全县中学发展到11所。其中:初中78班、4553名学生;高中17班,754名学生;313名教职工。1960年增设薛镇、东上官中学。全县初中增至110班,在校学生5836名;高中增至24班,在校学生1059名,教师438人。1963年,全县有全日制中学8所(其中初级中学5所),77班(初中63班、,高中14班)、3780名学生(初中3134名、高中646名)。教职员工257人,其中专任教师178人,平均每班教师2.31人。当年还停办了王寮中学,有52名中学教师下放到小学任教。“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县所有中学都停课“闹革命”,一时间,学校大乱,社会大乱。1967年,要求学生回校“复课闹革命”。但包括教师、学生在内的各派组织皆以“最革命”自居,自立山头,内战不休。名为“复课闹革命”,实则相互攻击打“内战”。1969年,全县7所中学中在校学生有3135人。在“工人阶级必须占领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的思想指导下,工人、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开进所有学校,进行“斗批改”及“清理阶级队伍”。1970年,全县公办中学7所,七年制学校97所,学生人数增至12572人。1975年,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口号下,不仅给66所完全小学戴上初中甚至高中的“帽子”,而且单设初小也戴上了初中“帽子”;同时还出现由初小升为高中的“连升三级”的学校。至1977年,全县高中发展到29所,比1965年的7所增长3.1倍;在校初高中学生发展到40763人,比1965年的6700人增长5.8倍;教职工达到2585人,比1965年的400人增加近5倍半。全县每个公社平均接近有1所高中、7所初中。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高考制度恢复。经过调整,压缩了部分高中,将192所八年制学校合并为149所。到1979年,全县有初中724班,在校学生31361人;高中165班,在校学生9128人。到1982年,全县中学进一步调整,初中由1979年的178所压缩至52所,高中由21所减至14所。到1985年共有初中55所、710班,在校学生37099人;高中10所、113班,在校学生6347人。1989年全县有初中55所,在校学生5853名;高中9所(不含职中)、124班,在校学生24115名。

  交通编辑公路

  西二环富平第一条公路西(安)~朝邑公路富平段是民国18年(1929)修的。全长35公里。后因军事需要,相继修铺了西(安)~宋(家川)公路富平段30公里和富(平)~龙(阳)公路24公里。这3条公路都是沿原有的车马大道,略事裁弯、取直垫平、拓宽而成。路面简易,桥涵缺少。但由于汽车通过很少,大多通行铁轮大车,致使跨面碾轧,车痕遍布,行走十分困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对这3条公路进行养护外,还相继铺设了石渣与炉渣路面,路况得到改善。1958年为适应“大炼钢铁”运动的需要,在全县范围内动员民力,突击抢修与改建了由(典)~老(庙)、庄(里)~曹(村)、曹(村)~白(庙)、流(曲)~野(鸡花矿)、由(典)~流(曲)等8条简易公路,全长12.1公里。

  铁路

  南大桥富平铁路建设始于民国28年(1939)年,当时仅有一条为煤运开辟的咸铜支线过境。50年来,在这条过境线路两端,分别增修了西(安)~韩(城)、西(安)~延(安)与梅(家坪)~七(里坪)等过境铁路。境内厂矿建有专用线路4条。1989年辖区内包括站场线路、复线总长已达110.41公里。火车站已由解放前的富平与庄里两个,增至7个,日办理旅客列车5对,接发货运列车达45对列。

  教育编辑小学教育

  光绪二十六年(1900),清廷谕令:各省所有书院,于“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富平改湖山、频阳书院为湖山、频阳高等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改湖山(在县城)、频阳(在美原)两高等小学堂为县立第一、第二高等小学(简称一高、二高),为富平县近代学校设立之始。民国2年(1913),设女子学校于县城。民国3年(1914)设第二女子学校于美原。民国30年(1941),国民政府实施新县制,各县立小学下放各所在乡作为中心小学;无小学之乡,新建1个或数个分校。不久,小学改称为中心国民学校或分校。民国34年(1945),陕西省立富平师范附属小学成立。到民国38年(1949),全县13个乡共有完小27所,98个保中设民小(称保国民学校或分校)461所、学生16577人、教职工744名。民国30~38年(1941~1949)的9年中,小学发展较快,覆盖面已达全县城乡。1950年,全县调整了20所完小104班,时有教师167人,学生4481人;普小512所541班,教师541名,学生16893名。1952年,全县入学儿童占学龄儿童的81%,较上年增长38%。同年,在流曲区6个普小试行五年一贯制(1952年秋季招生至1953年停办)。1953年,全县小学发展到540所、928班,34449名学生,1307名教职工。

  中学教育

  富平县中学教育始于著名爱国将领胡景翼将军民国9年(1920)创办的立诚公学。该校初设小学部,民国13年(1924)增办中学(初中),有男学生百十名。学生中约85%为农家子弟。民国19年(1930)陕西大旱后,仅有学生73名,其中一年级15名。从民国16年到18年(1927~1929),三届毕业生仅有32名。民国30年(1941),富平公办第一初级中学(迤山中学)成立,校址设在县城东北的迤山庙,学校经费由国民党县政府在行政费内列支。民国33年(1944),县公办第二初级中学在美原成立。民国38年(1949),全县有高中1所,初中2所,共19班,1111名学生,分春季和秋季生,秋季生居多。1950年,全县有中学3所,共19班、847名学生。其中一中高中3班,在校学生103名;初中6班,在校学生304名;二中初中5班,在校学生179名;三中初中5班,在校学生261名。1953年,中学发展到28班,学生1490名。1957~1958年,增设了刘集、流曲、曹村中学。同时在王寮、清明庙、大樊、老庙、都村小学内设3个中学班,全县中学发展到11所。其中:初中78班、4553名学生;高中17班,754名学生;313名教职工。1960年增设薛镇、东上官中学。全县初中增至110班,在校学生5836名;高中增至24班,在校学生1059名,教师438人。1963年,全县有全日制中学8所(其中初级中学5所),77班(初中63班、,高中14班)、3780名学生(初中3134名、高中646名)。教职员工257人,其中专任教师178人,平均每班教师2.31人。当年还停办了王寮中学,有52名中学教师下放到小学任教。“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县所有中学都停课“闹革命”,一时间,学校大乱,社会大乱。1967年,要求学生回校“复课闹革命”。但包括教师、学生在内的各派组织皆以“最革命”自居,自立山头,内战不休。名为“复课闹革命”,实则相互攻击打“内战”。1969年,全县7所中学中在校学生有3135人。在“工人阶级必须占领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的思想指导下,工人、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开进所有学校,进行“斗批改”及“清理阶级队伍”。1970年,全县公办中学7所,七年制学校97所,学生人数增至12572人。1975年,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口号下,不仅给66所完全小学戴上初中甚至高中的“帽子”,而且单设初小也戴上了初中“帽子”;同时还出现由初小升为高中的“连升三级”的学校。至1977年,全县高中发展到29所,比1965年的7所增长3.1倍;在校初高中学生发展到40763人,比1965年的6700人增长5.8倍;教职工达到2585人,比1965年的400人增加近5倍半。全县每个公社平均接近有1所高中、7所初中。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高考制度恢复。经过调整,压缩了部分高中,将192所八年制学校合并为149所。到1979年,全县有初中724班,在校学生31361人;高中165班,在校学生9128人。到1982年,全县中学进一步调整,初中由1979年的178所压缩至52所,高中由21所减至14所。到1985年共有初中55所、710班,在校学生37099人;高中10所、113班,在校学生6347人。1989年全县有初中55所,在校学生5853名;高中9所(不含职中)、124班,在校学生24115名。

  民间艺术编辑建国后,在民间文艺会演中,陕西快书、山东快书、相声、数来宝、顺口溜、讲故事等曲艺节目,属必不可少的“佐料”。50年代到60年代,郭广秦、俱建刚的快书节目有较高水平。郭广秦自编自演的《妇女队长范月英》1956年曾进北京参加了全国职工业余调演。他的另一陕西快书《李桂英学杀猪》在60年代初期也曾轰动全县和渭南地区。80年代,宫里乡文化站樊双有编的顺口溜《惯子如杀子》也在全县颇有影响。讲故事是富平县70年代兴起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1973年普及到全县。1970年5月,故事员线怡以《铁旗杆》(曾长安编),袁秋香以故事《标兵》(孙一农编)参加了省故事调讲。1974~1975年,文化馆分区组织了讲故事比赛,有300名故事员参赛。1977年,渭南地区故事调讲会上,袁秋香讲了自己编写的故事《永难忘》,线怡讲了曾长安创作的故事《顶倒墙》,均受到大会奖励,并被评选上省调讲。1980年,烈风编的故事《他》、李生田编的《小军和小钢》、王兴华编的《酥饺换媳妇》、张志秀编的《黑脸队长》等故事在全县讲出后受到好评,并推荐到渭南地区参加了故事调讲。1983年,县文化馆在王寮乡举行了富平县第五次故事调讲,63名故事员参赛,10名故事员获奖。王兴华编的故事《九朵银花》、成熊飞的《光棍政委》、张富平的《石头外传》和顺斌的《牛格头打睹》获故事创作奖。1985年,冯牡丹、王爱茹、范增社、张玉峰、屈玲被评为优秀故事员,受到奖励。1986年渭南地区故事调讲会上,冯牡丹讲《寡妇嫂的故事》、张玉峰讲《刘二怪进城》获奖。1988年,李问圃编的故事《车祸之后》由冯牡丹在省故事调讲会讲出,本子获二等奖,讲出获三等奖。

  文物遗址编辑西汉万年陵西汉刘执嘉(?~前193)沛县(江苏省)人,刘邦之父。邦即位,尊为太上皇,葬于万年陵(在今富平县吕村乡断原)。分栎阳县境置万年县,为奉陵邑。陵高约12米,南北长约30米,东西宽约26米,面积约4000平方米。封土久遭破坏,顶呈凹形,习称“八角冢”。冢南存清建陵碑一座,正中隶书“汉太上皇陵”。陵西北20余米处一大冢,传为昭陵后墓。1980年陕西省文物普查后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魏文帝永陵元宝炬(?~551)本拓跋氏,世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境)。北魏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改姓元氏。孝武帝元修西迁长安,史称西魏。宝炬为宏之孙,京兆元渝之子,为宇文泰立为帝,史称西魏文帝,都长安,年号大统。与东魏分据长江以北原北魏领土。陵在今富平县留古乡大冢何家村东北,高15.4米,周长230米,陵园占地6670平方米。与其后乙弗氏、郁久闾氏合葬,称永陵。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周文帝成陵宇文泰(507~556)一名黑獭,鲜卑族,代郡武川(今属内蒙古)人。曾参加鲜于修礼起义军,继贺拨岳之后,据关中。北魏孝武帝西奔长安,他拥帝与高欢相拒。专制西魏朝政,改革官制,颁行均田,创立府兵制。死后,子觉代魏,建立北周,追尊为文帝,与元皇后合葬成陵。在今富平县宫里乡学校内。现存清建陵碑,正中阴刻隶书“北周文帝成陵”。陵冢呈圆锥形,高约8米,周长149米。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中宗定陵李显(656~710)唐高宗李治第七子,弘道元年(683)即帝位。未两月,被其母武则天废为庐陵王。神龙元年(705)复即帝位。景龙四年(710),被皇后韦氏、女安乐公主毒死,谥号中宗,葬于定陵,在今富平县宫里乡凤凰山中峰。陵园南北约3公里,东西约4公里,周长约10公里。历代屡遭破坏盗掘,“文化大革命”后,仅存石狮、石人各1尊。节愍太子李重俊(中宗第三子)附葬定陵,墓在宫里乡南陵村刘北堡西北。冢高2.6米,周长136米。现存石狮、石人各1尊。唐代宗元陵李豫(726~779)唐肃宗李亨长子。安禄山乱起,长安陷落,从肃宗聚兵灵武,与郭子仪、李光弼收复两京,平安史乱。宝应元年(762)即帝位,临朝18年。大历十四年(779)葬于元陵。在今富平县庄里与齐村乡之间的坛山之阳,依山为陵,封阙开阔。唐顺宗丰陵李诵(761~806)唐德宗李适长子,储位24年。贞元二十年(804),患中风不语症,翌年即位。元和元年(806)病殁,葬于丰陵。在今富平县曹村乡金瓮山南,依山为冢,陵基高约800米。唐文宗章陵李昂(809~840)唐穆宗李恒次子,宝历二年(826)即位。年33暴卒,葬于章陵。在今富平县雷村与齐村乡之间的天乳山之阳。唐懿宗简陵李漼(833~874)唐宣宗李忱长子,年27即帝位。骄奢淫逸,迷信佛事,民穷财尽,国势日衰。卒年41岁,葬于简陵。在今富平长春乡紫金山阳。唐高祖(李渊)献陵陪葬墓群唐李渊献陵(当地称沙冢陵)在三原县境,陪葬墓群则占据了富平县今吕村乡(旧称荆山原)全境。故有民谣一首:“荆山原头四季青,松柏苍苍映太空,狐兔兢窜百鸟叫,墓冢嵬嵬罕人踪”。据《唐会要·陪陵名位》载:献陵附陪:楚国太妃万氏,襄邑王神符等合计25墓。“文化大革命”前,这些墓群中,除李神符墓前有唐碑一通外,其余皆为无名冢。据1981年3月1日调查:吕村乡褚原、留招等10村堡,东上官乡焦村、双富两村,合计58墓,已平毁33处,封土残存的25处,大大超过《唐会要·陪陵名位》所载数目。现存与已毁坟墓的封土,全为夯筑堆起,十分坚固,规模宏大,非民间坟墓。被毁墓中出土的墓志、陶俑等文物,证实全属献陵陪葬墓。

  旅游编辑望湖楼

  望湖楼望湖楼位于富平老县城内东南隅富厚仓库故址。清同治八年(1869),由知县江汇川建筑。民国5年(1916)五月初六夜,毁于“逐陆”(承武)之役。民国12年(1923)重修为砖木结构日本式三层楼。第一层,门额石匾题“礼堂”二字。第二层,北门石匾题“建议”,南门题“望湖”;第三层,南墙正中匾题“藏书”,落款与二楼南匾同;北匾镶匾题“尊经”两字。落款均署“壬戌(1922)年冬书于郑州军次胡景翼”。

  陶艺村

  习仲勋陵园位于富平县县城北1.5公里处,国际陶艺博物馆群中的综合馆、北欧馆、美洲馆及法国馆、休闲广场、千亩果林苑、垂钓、陶艺制作等游乐设施已投入使用。果林园内现存各种苗木12万株,四季常青,到水果成熟季节,更是果香诱人,游人可以尽情品尝。

  富平八景编辑锦屏列翠

  指县城西北方向21.5公里处的锦屏山。该山位于长春乡与白庙乡交界处,因山巅修建有秦代大将王翦庙宇,又名将军山,属乔山山脉。

  玉带环流

  指老县城东门绕城而过的玉带渠,即温泉河。流水宛如一条玉带,曲折婉转。

  杏林晴眺

  指县城西南石川河滨的牛、龙、古、谢一带,这里昔日曾经是一片连绵不绝的杏树林。每当早春杏花开放时节,岸滨一片绯红,灿烂缤纷。

  灵湫夜月

  指县城北部20.5公里处的月窟山泉。月窟山位于白庙乡与曹村乡之间,也属乔山山脉。因其山势嵯峨,形状好似月牙,山上又多有石窟,故名月窟山。“灵湫”指的是一道从山缝中流出的清泉,一年四季,既不干涸,也不溢流。南湖烟雨指老县城东南方向,由地面雨水积蓄和地下泉水源源涌出后交汇而成的一片湖面。昔时,水天相接,鱼虾跳跃,杨花柳絮,荷开稻长,如果适逢雨天,登上望湖楼,则可看到“杜鹃声里雨如烟”的奇妙景象。由于沧桑变化,南湖现已不复存在。

  五陵秋色

  指县境北部沿山一带埋葬唐代中宗、代宗、顺宗、文宗、懿宗的定陵、元陵、丰陵、章陵和简陵。这些帝王陵墓,倚山为势,居北面南,俯瞰泾渭。

  美原仙迹

  指传说中的唐朝田真人升天之处,有碑在美原镇。其实,后人凭吊,大部分还是着眼于秦代在统一六国中战功卓著的名将王翦。因为王翦生前的封地、死后的祠庙均在美原。

  石洞书声

  指县境北部龙泉山上的东西女学洞。传说过去夜半三更人们常能听到石洞之内传出读书声音。其实,这种现象并非迷信神话,而是由石洞泉水冲击岩石,又在洞内产生回音所致。因而夜静更深之际,才会越听越像读书时的咿唔之声。

  富平老城

  富平老城是一座历史古城,也是全国少有的斩城(形似刀劈的土丘低塬,城建其上,故称斩城),建于元末明初的富平老县城,位于富平县政府西北1公里处的杜村镇莲湖村。北临温泉河,东临新县城,西临连城,南临西禹公路。老城是中山塬的余脉,中高四周低的土丘低塬,为不规则长方形,长520米,宽350米,占地约280多亩。原有东、西、南、北四门,城墙高而坚,城的结构和北京的皇城和西安城有相同之处,守楼分布其周围。元、明、清、民国到解放,这里一直是富平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70年,富平县委、县政府及县级机关单位陆续从老县城搬迁到新城区,政治、经济、文化的活动中心也随之转移。县城内主要古建筑有文庙、城隍庙、关帝庙、望湖楼、图书楼、魁星楼等。

手机版 关于火车吧 源码下载 友情链接 在线订票 隐私原则 意见反馈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QQ:151219695 联系邮箱:151219695@qq.com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4 huoche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