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曾都区政府网

  • 中  文  名: 曾都区政府网
  • 官        网: http://www.zengdu.gov.cn
  • 地        址: 西城街道乌龙巷4号
  • 服务热线: 0722-3062331
  •         

曾都区政府网简介

  曾都区地处鄂北,东承武汉,西走川陕,北通中原,南达荆湘,素有“荆豫要冲”、“汉襄咽喉”、“鄂北重镇”之称。曾都区别称“编钟之乡”。曾都区位于湖北省随州腹地,是地级随州市政府驻地。曾都区气候条件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其“擂鼓墩风景区”为著名景点。曾都区版图面积1316平方公里,为原曾都区的19%。总人口64.43万,为原曾都区的39%;其中农业人口40.83万,占总人口的63%;城镇人口23.6万,占总人口的37%。辖5个镇、4个办事处、城南新区管委会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154个村、48个居委会。

  行政区划编辑2010年,曾都区国土面积142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67万公顷,辖5个镇、4个办事处、2个管委会和1个经济开发区、城南新区管委会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153个行政村、52个居委会、社区。

  自然地理编辑地理位置

  随州位于湖北省北部,跨北纬31度过19分至32度26分,东经112度43分至113度46分。随州市南北长约130公里,东西宽约105公里,总面积6989平方公里,人口157万。其中,山地面积4285平方公里、丘陵面积2094平方公里、平畈530平方公里、河滩面积80平方公里,分别占总面积61.3%、30%、7.6%、和1.1%。随州北面与河南省南阳、信阳二市毗邻,南面与湖北省江汉平原的京山县、钟祥市相连,恰好处于北方黄河流域和南方长江流域的交接地带,真可谓西通宛洛,南达吴越,地当荆豫要冲,扼阻襄汉咽喉。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曾对随州的地理形势作了如是描绘:”随北接黾厄,东蔽汉沔,介襄、郢、申、安之间,实为要地;义阳南阳之锁钥,随实司之;其山溪四周,关隘旁列,几于鸟道羊肠之险,洵用武者所必资也。”

  地形地貌

  早在远古代中期以前,随州地区全部原始的海洋所覆盖。在其后的吕梁构造运动中(约距今17亿年前后),因地球构造运动加剧,岩浆不断迸发,地壳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隆起,局部地区海水退缩,使湖北境内的鄂西和大别山区第一次成为陆地,但随州地区依然沉睡于大海之中。寒武纪早期(距今6亿年前后),包括随州在内的大洪山一带才成为古海岛。寒武纪晚期(距今5亿年前后),随南盆地发生过大规模火山喷发。志留纪末期(距今4亿年前后),随着随州西北部的武当山一带上长为陆地,随州乃至湖北大部分地区相继成为陆地。在二叠纪(距今2亿多年),地壳又一次升降频繁,湖北地区又有两次大的海进海退,随州地区也处于时隐时现的变化之中。直到三叠纪末期(距今约2亿---1.9亿年),地壳再次上升,随州终于连同整个湖北地区告别了大海。随州山脉与河流交错,山谷与坡地相衔,丘陵与平地呼应,有”万山千泉百洞”之称。随州的北面是属于淮阳山脉西段的桐柏山,其主峰太白顶海拔1140米,西南面是褶皱断块山大洪山,其主峰宝珠峰海拔1055米。其间为丘陵和坡地,中部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的平原,称之为随枣走廊,这是古今南北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地球的构造作用也给随州留下了大理石、铜、金、铁、硫、石油等丰富的矿产资源。

  自然气候

  随州处于中纬度季风环流区域的中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因受太阳辐射和季风环流的季节性变化的影响,随州气候温各,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严寒酷暑时间较短。据统计,年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865-1070毫米,年光照总数在2009.6-2059.7小时之间,年平均气温15.5摄氏度,无霜期220-240天。温暖的气候条件,良好地地貌特点,造就了优越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大洪山一带,保留着很多珍贵的植物种类,其中主要包括中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和北亚热带的常落叶混交林。

  自然资源编辑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铁、铀、铝、铅、重晶石、大理石、石灰石、钾长石、花岗石、磷矿石、稀土和石棉数百种,其中重晶石储量丰富,质量居全国之冠、储量居湖北省之首。随州素有”鄂北粮仓”之称,建有优质大米、优质麦、优质棉、优质茶、菜牛、瘦肉型猪、蜂蜜、食用菌八大商品生产基地;银杏、蜈蚣、蜂蜜、中药材、柞蚕等名列全国榜首;银杏、香菇、茶叶、葛根等闻名海内外。繁茂的植物和充足的果根,使随州的动物资源也相应丰富,从腔肠动物、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到哺乳类,应有尽有,而且至今还保留有一些珍贵的物种如大鲵、金鱼等。由于随州地区处磨擦生代以来气候气候适宜、雨量充沛、林木茂密、绿草成茵、果根丰富、动物繁多,加之大洪山一带石灰岩分布广泛、溶洞发育,因此,随州大地便成为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重要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人口民族编辑2011年户籍人口64.23万人,人口出生率9.79‰,人口死亡率4.08‰,人口自然增长率5.71‰。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等民族分布。

  经济编辑综合

  2010年,曾都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3亿元,同比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亿元,同比增长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亿元,同比增长2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1.3亿元,同比增长20%;财政收入完成4.4亿元,同比增长35.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28.7%;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5.1亿元,同比增长263.6%;实际利用外资3300万美元,同比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300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同比增长15%。2010年,区人民政府承诺为民兴办的”校舍安全”工程、城市福利院建设、特困群众大病救助和农村妇女专项健康普查、孕产妇分娩补助、新增就业、”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通村公路、新农村示范镇(村)建设、安全饮水、农村沼气工程以及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等十件实事,各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把办好实事作为执政为民、惠及民生的大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重点推动的中心工作来抓。曾都区共招引100万元以上的项目16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8个,5000万元至亿元项目27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107个。协议资金102.8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5.1亿元,同比增长263.6%。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总抓手,继续开展”百名干部下企业,百名干部包项目”行动,扎实推进项目落地”百日攻坚”,对43个重点项目明确区级包保领导、责任单位和包保干部,协调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选派一批干部脱产包保重点项目,促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投资项目87个,争取扶持资金1.02亿元。2010年投入4200余万元建设世纪大道等4条主干道,拓展开发区2平方公里;投资200余万元的武大(随州)科技园排污管网工程竣工并通过验收。科学制定了镇(办)工业园的发展规划,加快了南郊、北郊、东城、府河、何店、万店等镇(办)工业园建设。经济开发区和镇(办)工业园投产企业达102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03亿元,同比增长61.2%。曾都经济开发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湖北省省级开发区工作综合考评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位列湖北省117个县(市、区)同类开发区第18位,比2009年前进8位。支柱产业不断壮大。将专用汽车及零部件和农产品加工业作为百亿元产业培植。专用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加工、纺织服饰三大支柱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分别实现产值72.45亿元、31.68亿元、10.3亿元,同比增长62.38%、71.66%、22.5%。成长工程取得实效。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8家,亿元企业达到31家,5亿元企业达到4家。

  产业结构

  波导公司催生信息产业城。波导随州公司是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在总部以外的唯一一家生产企业。在随州安家,与波导手机配套引进的有德立电子科技公司、陆发特技公司、韩国甲乙公司、新加坡美律公司和已签约的日本东芝松下三井技研联合公司等8家企业。按照波导公司的市场规划,随州公司年销售收入三年内突破100亿元。东风公司催生改装汽车城。随州改装汽车有着30多年的发展史。2004年,东风汽车公司在原湖北汽车制造厂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东风随州专用汽车制造公司。随州以此为龙头共有汽车制造和零部件生产企业53家。2009年实现总产值29亿元,已成为湖北乃至整个中南地区改装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的重要生产基地。武汉健民催生医药化工城。2000年,武汉健民集团先后兼并了随州制药厂、楚天制药厂、楚天外用药公司,拥有颗、粒剂、口服液等18个剂型共137个品种,年销售收入达2亿元以上。以武汉健民为代表,随州医药化工产业全行业以上企业个数已达59家,拥有10余亿元的资产。武大科技园催生新型材料城。2004年初,武汉大学正式在随州建设工业园区,集研发、成果孵化、产业化、风险投资与园区管理功能于一体,具备了10个产业化项目的生产技术。这些项目都是填补了国内及省内空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工业园己启动生产改性纳米硅嗣胶炕氧基硅坑及其合成光纤光缆专用石英材料项目,年销售额12亿元,利税4亿元。铁树集团催生纺织服装城。2003年香港集嘉、柳莺两公司联合收购了铁树公司,成立了随州铁树纺织有限责任公司。一个以铁树、景康为龙头,集纺纱、印染、服装加工等为一体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正在随州大地显露生机。随州市充分发挥纺织服装工业对劳动力资源的吸纳能力,积极培育品牌,沿316国道建立纺织服饰工业走廊。香江集团催生商贸旅游城。香江集团是以家居流通、物流市场为主业,以房地产、金融为两翼的全国性大型企业集团。2003年,香江集团计划沿316国道征地1000亩,投资8亿元,兴建香江随州商贸中心。一个集人流、物流、信息流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批发市场已正式投入使用。与此同时,以编钟、炎帝神农等人文特色为主的旅游业继续巩固和发展,2004年随州市旅游接待人数超过300万人。旅游综合收入9.3亿元。

  社会事业编辑社会保障

  2009年新农合参合群众39.2万人,参合率99.7%。年内,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056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77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16人,全年共实现265人创业。五项社会保险累计参保达42.16万人,全年征收保费3.5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达22.64万人,参保率达97%。在社会养老保险待遇享受上实现“三及时”。一是养老保险待遇实现了及时发放。为2.6万名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3.8亿元,为5.6万名城乡居民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4228万元,社会发放率达100%。二是医疗保险待遇实现及时结算。为14600名(次)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报销住院医疗保险费4780万元,为96名工伤保险人员支付工伤保险金157万元。三是失业保险实现了及时享受。为436名(次)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28.7万元。

  卫生

  2009年曾都区共有卫生机构16个,其中区直医疗卫生机构1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下设站19个),镇卫生院4所,开放病床970张。全系统共有干部职工1025人(退休人员49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95人,执业医师(助理医师)636人,注册护士201人。新农合参合率达99.7%,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药品平均降幅47%。曾都医院达到“二级优秀医院”标准。洛阳镇、万店镇、何店镇卫生院被命名为省级示范卫生院,东城、南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命名为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符合政策生育率96.54%,出生人口性别比104.27,实现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正常的目标,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科技

  2009年共申报科技项目40项,争取无偿资金605万元。校企合作不断深入。三友(随州)食品、神农生态等9家企业与省农科院签订农业科技创新合作协议,50多家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新工艺、新产品120余项。共申请各项专利201件,授权专利155件。湖北曾都香菇特色产业科技园被命名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城南前进社区荣获全国科普示范社区,菇稻栽培协会荣获全国农技协先进单位,区科协被授予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奖。

  社会管理

  2009年社区网格化管理完成主城区290个网格划分、首批50名网格员招聘和1个区级信息平台建设;城市社区“三民工程”正式启动,社区“三资”清理全面完成,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全部实现“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制”;积极探索重性精神病人服务管理新模式,健全“四色预警”分级管理新机制;建立虚拟网络“三制一群”管理模式,积极引导网络舆情;推行校园“110”制度,实现校园无治安责任事故;社区矫正电子监控系统正式启动;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体系,试点工作成效明显;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公安机关开展“每周一查”工作机制,派驻专职社区民警28名,组建“五警合一”治安巡逻队,提高群众见警率,连续七年实现命案全破。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四访促和谐”、信访积案化解和矛盾纠纷排查等活动,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42件,调处成功率97.5%,化解信访积案78件。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活动,西城办事处草店子社区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深化“平安曾都”建设,圆满完成全省县域经济现场会、炎帝故里寻根节、十八大等重大活动期间维稳任务。

  基础设施

  市政广场、神农大道、白云大道、波导路等市政工程全面启动并相继竣工;沿河大道、316烈山大道、解放路商业步行街高标准包装改造,立交桥维修、明珠广场植绿、白云山公园商业旅游街和88条街巷道路建设等工程的实施,全面提升了城市功能;城南新区标志性建筑市政大楼正式投入使用;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建成现代化住宅小区和商业步行街12处,市区街道已形成五纵六横的大格局。城区面积达43平方公里,人口40余万。武汉至安康复线铁路、西宁铁路及与武康铁路的唯一联接线,312国道、316国道、l08国道贯穿全境,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的汉十高速和即将竣工的随岳高速均在随州城郊交汇。

  教育编辑截止到2011年底曾都区各级各类学校66所,其中小学39所,普通中学24所,职业高中(中专)3所,共有专任教师3901人,在校学生60717人,其中小学生31714人,普通中学生24178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4825人。投资1000万元新建5所标准化幼儿园,学前教育保障有力。完成文峰完全中学改制,有效缓解城区就学压力。高中教育质量逐年提高。投入2000万元加强教学设备建设,曾都区义务教育学校装备和信息化建设达到Ⅰ类标准。顺利通过省政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

  文化编辑历史文化随州历史悠久据《礼记》、《左侍》等众多文献记载:随州上古为烈山氏,华夏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本起烈山五千年前,炎帝神农氏在此”创耕耘、殖五谷、尝百草”,开启史前农耕文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周,这里使封因为随。《左传》中有”汉东之国随为大”之说。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六日,随州市都要举办隆重热烈的”中国湖北烈山炎帝神农节”,以纪念华夏始祖的生辰在这一天,世界各地的烈山宗亲会等海外华人组织,都要组团前来参加节庆替典活动。1978年夏,在随州城西一公里处的擂鼓墩,发掘出的一座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共出土各类珍贵文物l5000多件,其中一套大型昔铜编钟苛谓稀世珍宝。这萎亏属有实65件,军三层,雄浑神奇,洋洋大观《其规模之恢宏,铸造之精美,错金铭文之珍贵,音律音阶之完备,不仅给世界一个惊奇,也让天下人对随州这个地方刮目相看。这套2400多年前的编钟在随州出土,是”20世纪世界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之一”,尊其为”中华乐器和礼器之王”,也不为过它的发现,改写了中国音乐史,将中国古代的音乐历史向前推进了500年。1978年曾都区境内发掘曾侯乙墓并出土了改写世界音乐史、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曾侯乙编钟;春秋时期思想家季梁、隋文帝杨坚曾在这里执政为官;唐宋时期李白、刘长卿、王维、韩愈、欧阳修、黄庭坚等文坛巨匠曾在这里生活,并留下大量诗词;李先念、陈少敏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留下了光辉足迹。

  交通编辑曾都区位于随州腹地,属地级随州市政府驻地。随州市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东承武汉,西接襄阳,北临信阳,南达荆州,居”荆豫要冲”,扼”汉襄咽喉”,为”鄂北重镇”,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东向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转站。随州市交通便利,京广铁路、汉渝铁路、宁西铁路和107、312、316国道以及汉十高速公路、随岳高速公路、正在修建的麻竹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旅游编辑旅游景点

  炎帝神农故里炎帝神农故里位于市区北20公里的厉山镇。透过祭祀的袅袅香烟,看到了刀耕火种,第一个用火的人炎帝”择而焚之”,在烈山为华夏民族种下了光明。”揉木为耒,断木为耜”,第一个种五谷的人神农把远古的农业的种籽撒向九州大地,天下每个黄皮肤的脉络都成了华夏民族的根须。”尝百草,疗民族,辩天时,示农作,做琴弦,日中为市”,五千年的文明在这里发芽,五千年的耸立烈山是她的根基,华夏民族的硕果遍布天下,故里的收获是永恒的圣地。神奇的擂鼓墩

  擂鼓墩位于市区西北1公里,因当年楚庄王在此擂鼓助战而得名。其四周古墓百座之多。1978年,在此发掘了一座战国早期的随国国君墓——曾候乙墓。出土的青铜器、漆木器、金银器、珠玉器、纺织服饰等文物一万多件。精美绝伦,不仅荟萃了随州文化的辉煌成就,而且在诸多方面还代表着当时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最高水平。

  10吨青铜器的铸造,巧夺天工。复合范铸、分铸焊接、失蜡法,铸造史工的创举,丝麻混纺,纺织中上的突破。器物造型优美,纹饰瑰丽,一美述史上的奇葩。28宿名称记载清楚,天文史上的界碑。乐器种类之全,数量之多,性能之优,为迄今所仅见。音乐史上的绝响,一套65件的编钟,重达5000斤,总音域跨5个8度音程,是世界上最早的具有十二个半音音阶关系的定调乐器,至今仍可演奏采用和声、复调、转调手法的乐曲。被中外专家、学者誉为”绝世珍宝”。世界史上第八大奇迹。2400多年前的音响,震撼了今天,全世界的音乐史因编钟定调而重写。1981年,在擂鼓墩又发掘出2号墓,几千件文物中又有一套36件的编钟。神奇的擂鼓墩,地下珍稀瑰宝难以计量。大夏帝明玉珍故里

  青林寨、青龙寨、古迹岭,理想的碎片,英雄的陨落,明玉珍故里山寨废墟20多处,是当地人民为了生存,世世代代与命运抗争的丰碑。”绿林英雄”一词便来源这里。历史上这里暴发过几次农民起义,其中两个农民领袖当过皇帝。公元22年,平林人陈牧、廖湛起义,并组建了平林反兵加入了王匡、玉凤领导的绿林军。两军合一,声势浩大,冲出大洪山,直捣西安,推翻了王莽政权,建立了更始新政,农民领袖刘玄当了皇帝。元未,明玉珍带领乡勇参加了红巾军,1363年,乘红巾军内部大乱之机正式称帝,建都重庆,国号大夏。在位三年,积劳成疾,病故时38岁,其子明升继位,1371年被朱元璋招安。佛含香动现光山

  位于市南30公里的现光,又名仙城山。海拨418米,但整座山峰拨地而起,上穷碧落,下临一望无际的汪汉平源。这大概就是历代志士仁人钟情现光山的原因。随炀帝故里,随朝灭亡后,其女南阳公主回故里现光山修静,现在山中的娘娘顶、梳妆台、响石堂、舍身崖皆因其而得名。唐朝著名道士胡紫阳在此修炼名场天下,全国求仙问道者纷至踏来,”禀训门下者三千多人”。李白也慕名前往,并在现光山留下30多首不朽的诗篇。

  《随州志》记载,北周天和3年即公元569年,山中始建善光寺。一千多年以来,善光寺、现光寺、相国寺、寺庙的名字在不断更换,但现光山佛含香动,香火一直未断。山中寺院,翠绿相拥,端庄持重,神圣庄严,朝圣者络绎不绝。白果园

  白果园位于随州市曾都区洛阳镇。汉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并在景区开有出入道口,上襄樊下武汉均为130公里。白果园现有百年以上的银杏树17000多株,其中千年以上的308株,是世界上最大的古银杏群落。森林公园——七尖峰

  七尖峰森林公园由七尖峰、太白顶南北两个景区组成,景区面积近万公顷。太白顶雄伟挺拔,地处淮河源头,守望鄂豫两省疆界,登顶远眺,中源、江南尽收眼底。秋商气爽,满山红叶能点燃每个游客的激情。当年吴承恩隐居淮源,常游览太白顶,七尖峰,自然的启迪,人文的沉思,结果诞生了一部不朽之作——《西游记》。地质公园—鸡鸣山

  ”高不过武当,险不过鸡鸣”。这是前人对湖北两处道教圣地地貌的概活。这是因为这里的地貌特征与庐山、华山和黄山十分相似;所不同的是鸡鸣山是三者的浓缩,是造物主在造出庐山、华山和黄山之前,拟造的一个模型。生态农业旅游

  位于大洪山北麓的洪山镇,低山矮丘,河谷开阔,山水畈田,土质肥沃。当地人对自然首先是尊重、关爱和呵护,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收获自然的奖偿。

  正在建设的大洪山温泉公园占地600亩,投资2亿元,按4A级景区打造。集温泉沐浴、休闲保健、生态旅游、户外拓展于一体,属综合型温泉度假景区。大洪山温泉公园,将于2008年10月正式对外营业。

  火山地质公园位于琵琶嘴水库。琵琶嘴水库面积157平方公里,高山湖泊。水库南岸,这形如瀑布的火山熔岩,是大洪山的历史鉴证。大洪山生态园征地200多亩,是集体会议、培训、休闲、度假、户外拓展一体的林中酒店。大洪山琵琶湖风景区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洪山镇,其东距武汉,西连襄樊、十堰,南达荆州、宜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京广铁路、汉丹铁路、316、107和312国道从境内穿过。占地3000亩,拥有水域9000亩。其四大特点是:山美,水秀,茶香,鱼欢。被誉为”华中瑶池”。人工湖泊封江

  封江水库位于随州史北部,离城区34公里,库水清澈,明净如境,湖汊曲幽,山重水复,诗情画意,云雾水烟,虚实相间,弹奏着自然韵律。九口堰革命旧址

  以九口堰为中心的十多处革命旧址,全部散落在生态农业的绿色世界里。当年先烈们的足迹给天下留下了一条革命传统教育的红色旅游路线。抗日战争时期,随南洛阳镇是鄂豫边区的轴心,九口堰是中原地区的指挥中枢。李先念、陈少敏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浴血备战三年之久,创建了随南白兆山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于1941年4月5日,李先念率领新五师全体官兵在九口堰通电就职。为了纪念老一辈革命家的业绩,随州市成立了九口堰革命纪念馆。湖北省人民政府将九口堰纪念馆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4月,时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亲笔为九口堰陈列馆书写了”国民革命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政治部旧址”的匾额,九口堰附近还有抗大十分校、边区建设银行、挺进报社编辑部、挺进报社印刷厂、边区被服厂、战地医院、兵工厂等十几处革命旧址。现已成为随州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特产

  板栗、”小森林”蜂胶杀菌剂。红梅李红梅李是随州开发的新特产,列为全市多种经营的龙头产品。蜜枣随州盛产大枣,个大肉丰,形体均匀,赛过秤砣,故称秤砣枣。集中产地在安居、新街、厉山、尚市、唐镇、万福店等地,年产1800吨。该枣炙制的蜜枣,色黄似金,又名金黄蜜枣。体肥肉厚,甜如甘饴、沙酥爽口,营养丰富。湖北十大名产之一,明清为皇帝贡品。香姑是随州主要出口创汇产品。随州香姑以个匀、肉厚、杆粗短、发头大的特色而闻名中外。年产香姑3000吨,其中”编钟牌”香姑2000吨,获国家优质产品一等奖。茶叶随州有着种植茶叶的悠久历史,茶叶产量大,质量好,已形成以洪山、何店、草店为中心的多个茶叶基地,所产茶叶多次荣获省优、部优称号,是湖北省茶叶主产区之一。银杏,又名白果,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葛根野生葛根素有”亚洲人参”之美誉,1998年卫生部将其列为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天然植物。

随州市政府网

手机版 关于火车吧 源码下载 友情链接 在线订票 隐私原则 意见反馈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QQ:151219695 联系邮箱:151219695@qq.com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4 huoche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