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走访登封桥

更新时间:2017-07-27 16:51:10 来源:火车吧 点击次数:10108289
像你又不是你
56篇游记

走访登封桥 利用清明假期,携妻儿去了皖赣一带旅游,主要是去了齐云山、屯溪老街和婺源江岭。一路行来,让我觉得有必要描述一下的,不是齐云山的摩崖石刻,不是屯溪老街的徽州古韵,也不是婺源江岭的满坡油菜花,而是齐云山下的登封古桥。

走访登封桥1

江南多雨,河流众多,这就形成了数量可观的古代桥梁。江南古桥,承接过先民的足履,凝结着民族的智慧,融实用性、观赏性、纪念性为一体,见证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并为现代桥梁建筑艺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走访登封桥2

登封桥位于齐云山北麓,跨横江,为登齐云山的要道。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徽州知府古之贤倡建,原名桥东桥,桥建成时恰巧古之贤调任广东按察副使,县民感其德,祝古之贤步步高升,故称“登封桥”。该桥亦此成为吉祥之地,俗谚称:“登封桥上望一眼,高瞻远瞩福不浅;登封桥上走一走,延年益寿九十九。”

走访登封桥3

大桥迄今400余年,依然“跨川如虹,卧波如龙”,气势雄伟,为安徽古代桥梁中较为壮观的一座。登封桥此后屡毁屡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桥被洪水冲跨,片石不留。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黟县人胡学梓独资重建。民国年间,休宁县群众捐输大米3万斤整修。

走访登封桥4

登封桥长147米,宽8米,高9.5米,八墩九孔,船形桥墩,全以条石砌成,古朴大方,静静横卧于新安江源头的横江之上。桥两侧立有0.9米高的石栏杆,桥上昔有亭、庙,今已毁。桥两端各有石牌坊,现上书“登封桥”三个大字。

清代乾隆年间,徽州府在桥北端立有保护“登封桥”的禁碑一块,全文是:“严禁推车晒打,毋许煨曝秽污,栏石不许磨刀,桥脚禁止戳鱼,倘敢故违有犯,定行拿究不饶”。这个碑文,体现了古人的环境保护意识。

走访登封桥5

作为对江南古桥有一定兴趣的人,我对登封桥最为着迷的是他的船形桥墩。

走访登封桥6

走访登封桥7

走访登封桥8

江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风来领之时,带来大量降水,引发山洪爆发,对古桥产生很大的危害。登封桥此前屡毁屡建,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洪水的侵袭而毁坏的。

探讨古桥的使用功能,我们可以得出古桥有六大功能:交通功能、交易功能、纤道功能、休憩娱乐功能、遮挡功能、泄洪分水功能。在此,其他功能我们姑且不论,休宁登封桥的设计建造则是泄洪分水的典范。每到夏季,随着降雨的增多,横江水暴涨,对桥墩产生很大的冲击,故登封桥面对上游方向,做成了船形桥墩,起到了泄洪分水的的作用。

走访登封桥9

走访登封桥10

手机版 关于火车吧 源码下载 友情链接 在线订票 隐私原则 意见反馈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QQ:151219695 联系邮箱:151219695@qq.com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4 huoche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