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火车吧 >清明 >清明习俗 > 清明草,一种裹着乡村记忆的野菜,为什么喜欢长在稻田里?

清明草,一种裹着乡村记忆的野菜,为什么喜欢长在稻田里?

来源: 火车吧 时间:2020-12-06 16:47:50

清明草也叫鼠麴草,棉线头草、黄花艾,南方稻田常见的一种杂草。它相对比较耐寒,一般立春前后开始发芽生长,清明期间开花。南方很多地方,常用它做清明果子,故而也叫它清明草。

清明草,一种裹着乡村记忆的野菜,为什么喜欢长在稻田里?1

1、清明草不只是生长在稻田里

清明草南北都有,只不过南方更为常见而已。清明时节,农村田野很多地方都能寻得到,田埂、山坡、河边、稻田都能找到。

一般山坡上的清明草水分相对少,韧性强一些,而稻田里的清明草,水分多,显得更嫩一点儿。个人愚见,之所以感觉清明草在稻田里最常见,是一种视觉的对比。

稻田里水稻植株间,长出开黄花的清明草,会很明显,而杂草丛中,一株清明草也就相对没啥特别的,一则本身开黄花的杂草很多,二则周围都是杂草,没有哪一种草更为凸出吧!

清明草,一种裹着乡村记忆的野菜,为什么喜欢长在稻田里?2

2、食清明草的习俗,为啥在南方常见

清明草,作为一种野菜,江浙、两广、福建及台湾等地均有食用的风俗,主要做清明果子,用以祭祖。其实生活困难时期,它也算是人们的“口粮”之一呢。春秋都能采摘得到,只不过清明前后食用更为集中些。

食用清明草的习俗,其实在北方农村也曾有过,只不过没有延续下来。关于清明草是食用,找到一些零散的记录。

清明草,一种裹着乡村记忆的野菜,为什么喜欢长在稻田里?3

清人顾景星在其《野菜赞》也提到了鼠曲草:“三月生,叶如鼠耳,和米捣作饼。北人寒食尚之。”

说明在清朝时期,北方某些地方,依然有吃鼠曲草的习俗,只不过不如南方更为普遍写。但是宋之后,北方被游牧民族统治时日太久,很多风俗也就慢慢丢弃了。

还有一条关于鼠曲草的记录,南北朝时期的记录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文集《荆楚岁时记》中记录:

是日(三月初三),取鼠曲菜汁作羹,以蜜和粉,谓之龙舌柈,以厌时气。

再有便是下面这句:

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诗句“深挑乍见牛唇液,细掐徐闻鼠耳香”

都是引用的他人的文章,我没有读过这些乡村风物的古籍,只是查着查着,越发想要去翻阅了。

尤其是在一本植物为主的风物散文《无尽绿》中,看到这种野菜做美食的详述,更是更为向往,想亲自做一下,尝一尝这种农村乡野的食物呢。

关于清明草,在春天我也曾寻找过,一直未找见,植物知识浅薄,还需要继续探寻!


免责声明:火车吧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手机版 关于火车吧 源码下载 友情链接 在线订票 隐私原则 意见反馈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QQ:151219695 联系邮箱:151219695@qq.com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4 huoche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