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感悟土楼

更新时间:2017-07-27 16:48:00 来源:火车吧 点击次数:10086095
独揽风月
15篇游记

走在遍布土楼的山村里,卵石路上。有些感动,也有点感悟,闽南多山,客家人聚集,二千多年以至几百年,不知多少代的生生灭灭,中原文化的传承没有泯灭。在今天还能展示在我们面前土楼,也许是一种表达形式。查了一下资料,好象比较认可的历史是从秦至清,有六次客家人的大迁徙,现在有5000千多万人遍布南方各省,紧邻永定的广东梅州就是一个著名的聚集地。我想,这无所谓太准确的量化,无非是一种概念。但世代传承的汉文化、文脉,传统都浸润入这闽南的山山水水之中。

感悟土楼1

走了永定、南靖的许多景点和著名土楼,顺应自然的布局和位置,点缀与山水之间,如此和畅的溪、水、山、树、天、地,以及楼、房、屋之间相谐共生,融为一体,尝心阅目。反观之现代那种毫无章法,不畏自然,不敬祖宗,千篇一律,大煞风景的建筑无处不透着愚昧。

感悟土楼2

土楼内部的建筑大的方面均是内部还有一圈房层,中心是祖祠,但细看是各有格局、章法,有人说是融会道教思想,其实无所谓某教,大家现在将汉文化的许多东西都归入道教,这些东西,如八卦等不仅于道教,真有八卦一说时,也没有真正形成道教。不管如何,这些建筑的格局、细节都很耐看、有品味,浸透着自己的文化在里面。想起从北京到龙岩的火车上,纵观从北到南一路乡村里新建的民居,那种千篇一律外贴瓷砖的小楼,还有一些拙劣模仿西式的建筑,真是天壤之别。

感悟土楼3

感悟土楼4

土楼的用材,无非是土、石、木,取之当地、取之自然,用之当地、用之自然,与自然为一物。没有现代的水泥、钢筋,照样抗震、防震,数百年无恙。当然,试想楼内房屋的结构、格局、设施吸取一些现在城市里实用的方便的东西稍加改造,土楼可能更有生命力。

感悟土楼5

感悟土楼6

感悟土楼7

一个土楼,一个大家庭,老少男女的生活起居,炒菜如厕,婚丧嫁娶,出入上下。人之间的关系、关爱、闲天、吵架、打闹、聚会、过节和亲情,同一个祖宗祠堂,同敬一个祖宗,真热闹。同是楼房,比之现代城市那些不伦不类建筑形成的人际隔膜,不相往来。 我更喜欢这种气氛。但更深层次的,国家,国家,无国不成家,无家也无国,家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基本单元,家庭的认可是家国认同、民族认同、社会认同的基本。试想一个有天然血缘关系的家都无法归一、聚集,无从谈起民族、国家的向心力。

感悟土楼8

“从来人品恭能寿,自古文章正乃奇”,“干国家事,读圣贤书”,“读书得志为国家,种树成材任栋梁”,这都是土楼中的槛联。

感悟土楼9

寓意自家土楼的,如西成楼,上下联“西园东壁,成乐与诗”;

感悟土楼10

庆福楼的“庆由善积,福自天申”;

感悟土楼11

承启楼的“承前祖德勤和简,启后孙谋读与耕”。这些或出自前贤,或自己撰编的槛联恐楼里进出的后辈无一不铭记一辈子。比现在那些毫无深度,没有一点文化背景如"五讲四美,三热爱"之类的口号管用的多。

几天走马观花的土楼之行,有一点感悟,也算不虚此行,具体游记待俺慢慢编来。

后记: 春节土楼一行,从2月初开始用一个月共写了7篇土楼的文章:

1.感悟土楼;816507.html

2.感悟土楼—洪坑篇;818030.html

3.感悟土楼—南溪篇;821695.html

4.感悟土楼--高北篇;831757.html

5.感悟土楼 塔下—田螺坑;839366.html

6.感悟土楼--卵石路上的云水谣;840949.html

手机版 关于火车吧 源码下载 友情链接 在线订票 隐私原则 意见反馈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QQ:151219695 联系邮箱:151219695@qq.com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4 huoche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