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国内机票
当前位置: 火车吧 > 高铁资讯 > 哈大高铁 > 哈大高铁怎么就成了普快?

哈大高铁怎么就成了普快?

来源: 火车吧 时间:2013-03-26 09:55:02

  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实际运行时速却不到200公里,而其原先承诺将在4月1日起提速至300公里的说法也未能如期兑现。

  一条造价远超1000亿元的高速铁路,却运行着普通既有线提速后的时速。它就是哈尔滨至大连的客运专线。面对如此昂贵的造价,哈大客专堪称中国高铁中的“一朵奇葩”。据《21世纪经济报道》

  4月21日起哈大高铁提速

  哈大高铁将于4月21日正式实施夏季运行图,列车按最高时速300公里运行。

  按照计划,哈大高铁实行冬季、夏季两个运行图。为了确保哈大高铁首个夏季运行图安全顺利实施,做好两张运行图的衔接,铁路部门在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4月上旬将安排开行时速300公里试验列车,4月中旬安排时速300公里空载动车组列车运行,4月21日夏季运行图正式实施。

  提速“爽约”了

  哈大客专原定于2013年4月1日起提速至300公里每小时的计划可能延迟,原因则为此前因高管贪腐而引发的工程偷工减料的质量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的整改。为防止提速后出现安全事故,因此,提速被延缓。

  这一说法与笔者查询12306客票系统得到的信息完全符合。信息显示,4月2日,从大连北到哈尔滨西的车次,最快须5小时26分,与目前的平均180公里的时速并无区别。

  而在2012年12月1日,哈大客专正式开通时,原铁道部曾表示,哈大客专将实行冬季和夏季“两张列车运行图”,分别按时速200公里和300公里两个速度等级开行动车组列车,同时实行与两个速度等级相对应的票价。冬季运行图实施阶段为每年12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夏季运行图实施阶段为每年4月1日至11月30日。

  哈大客专北起哈尔滨,经长春、沈阳至大连,全长约900公里。主要技术标准为客运专线、双线,设计区段旅客列车速度:线下部分350公里/小时,线上部分200公里/小时及以上。

  2005年该项目的建议书得到发改委批复,当时的投资估算总额820亿元。2006年3月12日原铁道部联合黑吉辽三省政府联合向发改委提交工程可研报告,此时工程投资估算总额已升至950亿元。其中:静态投资780亿元,建设期贷款利息39亿元,铺底流动资金1亿元,动车组购置费130亿元。

  2007年8月工程开工,预计工期为4年半,加上半年的调试期,也就是在2012年8月即可开通。而按照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大干快上的大跃进作风,实际该客专是预计在2011年年底就要开通的。

  贪腐致豆腐渣

  然而,哈大客专在开通之前,遭遇了两大挫折。一是2011年7月份,哈大客专的老总杜厚智因贪腐问题被“双规”,二是2012年下半年哈大客专被发现由于工程偷工减料导致路基出现大面积冻胀问题。而老总被抓和工程质量问题之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据一位知情人士称,杜这个人不仅贪,而且横,事无巨细,他都要管。“一般的老总也就是在工程招投标和大型物资采购这些大节上贪点,杜这个人哪个环节都要捞一把,连办公室一次性纸杯这种事他都要管。”在杜尚在位期间,哈大客专就出现大量工程质量安全事件,包括路基沉降超标、道砟中出现异物等问题,一些在建桥梁甚至出现部分坍塌事故。

  2012年下半年,哈大客专路基出现大面积冻胀。一位铁路工程领域资深人士表示,哈大高铁与京沪相比,处于高纬度的寒带,最低气温能达零下40℃左右,气温的巨变对路基、钢轨、接触网等都有更高的材料和施工要求。

  东北地区由于冬夏季温差巨大,容易出现路基冻胀。在这种区域,设计、建设高铁时,要控制路基中水的含量,让水分冬天一冻,刚好把路基中的缝隙填满,不会过度膨胀,这样路基就不会随着天气变化出现冻胀循环。

  如果未在设计和施工中有效防止高寒地带的路基冻胀,则会使铁轨不平顺,这对使用无砟轨道高速度运行的客专来说将是致命:一、无砟轨道一旦铺好,则无法再通过填埋道砟来平顺轨面。二、哈大客专设计时速350公里,平均运行时速300公里,一旦路基沉降超标,则会出现列车颠簸甚至倾覆的危险。

  笔者掌握的一份《哈大客专沈哈段路基冻胀变形地段轨道分析及处理意见》由铁一院轨道所出具,意见得出结论:路基变形引起轨道面高程发生变化不仅造成偏差超限,而且对轨道平顺性也有影响,在路桥、路涵过渡段存在沉降及变形差,较大的变形差值在短距离内不能平顺过渡,容易引起较大的轨道不平顺。同时,现场调查发现哈大客专该段出现排水管位置杂物过多,容易堵塞排水管,造成排水不畅。以及个别地段咽喉区道床板伸缩缝及路基封闭层纵向伸缩缝封闭效果不好等问题。

  在上述问题被发现后,哈大客专进行了大范围整改。一位客运专线专家表示,主要补救措施是路基注浆和表面封闭的方式。所谓路基注浆,就是在路基上钻孔,然后向路基注入水泥灰浆,提高路基的密实度,然后用沥青作为防水层,对路基表面进行封闭处理。

  开通后问题依旧

  整改之后,哈大客专通过了验收和试运营,并于2012年12月1日正式运营。

  对于此前问题是否得到彻底整改的问题,中铁三院哈大客专项目部总工张西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项目部开展了哈大高铁客运专线路基防冻胀特点以及防冻胀措施,以及防冻胀结构设计参数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纳入设计,同时设计也得到了本线试验段的验证,结果证明设计措施是有效的。

  然而,熟悉内情的人士表示,事实并非如此,用沥青做防水层进行封闭处理后又出现新的问题,沥青在极端气候下也发生了裂缝等问题,路基的密闭性依然成为问题。

  哈大客专为此专门组织科研机构展开对路基面接缝修补和路基混凝土板接缝密封材料的试验。而据笔者掌握的一份密封材料的试验研究大纲显示,该研究项目的进度安排要求2012年10月1日起至2013年6月31日完成室内实验工作,完成技术编制,完成试验报告编制,进行专家评审。至于实际大范围地应用,时间更是远远在后。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表示,中国是有高寒区域高铁的防冻胀技术的。王梦恕说:“青藏铁路的地质和气候条件比哈大客专更加复杂,但其在抗冻胀方面做得非常到位。

  事实上,哈大客专此前曾经在成高子试验段作过高寒地带铺设无砟轨道防止冻胀的工程试验。资料显示,2008年11月,来自铁道部科技司、工管中心、铁科院、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中国铁建等单位的专家,在哈尔滨召开了哈大客运专线成高子试验段阶段成果审查会。时任铁道部科技司吴克俭副司长对该试验给出了正面评价:“该试验对防冻胀下了大功夫,取得了成果。要深化和细化防冻胀和防开裂措施。”

  然而,该技术并未在哈大客专上应用,一位参与该试验的西南交大教授表示,部分原因是该试验的条件跟哈大线并不完全吻合,所以不能完全照搬。但王梦恕认为,最根本性的原因是哈大客专方面想省钱和省时。然而,如今工程质量问题的烂摊子已经造成,整改起来既费时又费钱,一位高铁材料制造商称:“要把混凝土路基裂缝间的沥青全部扣掉,换成新型密封胶,工程十分麻烦,而且哈大高铁已经在开通运营,对施工人员来说也十分危险。”

  后期整改所花的钱和精力,也许远远多于当时省下的那些钱。而这些钱,大多数在工程的层层转包中进了各个环节经手人的腰包之中。

上一篇 铁路板块走强 广深铁路涨
下一篇 软硬兼施消除哈大高铁“脑梗”

手机版 关于火车吧 源码下载 友情链接 在线订票 隐私原则 意见反馈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QQ:151219695 联系邮箱:151219695@qq.com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4 huoche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