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火车吧 >h7n9 >专家解读 > 巫山 绘就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美丽画卷

巫山 绘就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美丽画卷

来源: 火车吧 时间:2020-12-02 18:28:30

巫山 绘就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美丽画卷1

精细管护 打造品牌 拓宽渠道

巫山 绘就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美丽画卷

“脆是李的皮,甜是李的蜜啊……”著名民歌演唱家祖海一曲《巫山有李》,唱出了巫山脆李的脆甜,也唱出了巫山人日子的红火。

巫山有佳果,脆李行天下。其实,巫山,不仅有脆李,还有柑橘、中药材、核桃、山羊、烤烟等优势特色产业。

近年来,巫山县以产业为纽带,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抓好“规模规划规范”落实落地、“品质品种品牌”培育打造、“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全面实现“县有主导产业、乡有骨干产业、村有特色产业、户有致富项目”的产业发展格局,促进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描绘出一幅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美丽画卷。

巫山 绘就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美丽画卷2

▲巫山脆李基地 摄/丁坤虎

截至目前,巫山县初步构建起“28万亩脆李、18万亩柑橘、20万亩中药材、15万亩核桃、5万亩烤烟、32万只山羊”的 “1+3+2”现代山地特色农业主导产业体系,粮经比优化调整至3:7。

构建“1+3+2”农业产业体系

11月9日,国家巫山脆李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通过年度考核,相关专家一致认为,巫山在实施项目中建立了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搭建了标准体系基本框架,建立了标准化示范基地,经济效益初步彰显。

过去,巫山以种植玉米、红薯、土豆“三大坨”为主。从2007年,巫山相关部门在曲尺乡发现当地李子口感脆嫩、甘甜后,开始压条育苗、建设苗圃基地、对巫山脆李母树实行挂牌保护、建立母本园及采穗圃,推进巫山脆李的规模化种植。

巫山 绘就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美丽画卷3

▲两坪乡向牙村山羊养殖 摄/宋开平

现在,巫山脆李作为优化农业结构、提升农业效益、促进农民致富的重点特色产业,全县种植脆李28万亩,其中有10万亩进入丰产期,通过标准化种植,带动近万户种植脆李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做大规模,构建‘1+3+2’现代山地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巫山县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布局思路,巫山因地制宜编制《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实施方案》,重点打造“一带两心三片”生态产业发展示范片,以村为单位落实特色产业布局,低山河谷地带以18万亩柑橘为主,中低山地带以28万亩脆李为主,高山地带以4.3万亩烤烟、20万亩中药材、15万亩核桃为主,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畜牧养殖。“种好特色产业,形成规模效益,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该负责人介绍。

巫山 绘就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美丽画卷4

▲巫山薄皮核桃

按规划,巫山建设以曲尺、大溪等为核心的中国脆李示范基地;建设巫峡、大昌、福田、培石乡等为主的巫山恋橙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建官阳、红椿、笃坪、邓家等道地中药材产业园;配套建设巫山脆李种质资源圃、山羊保种场、中药材苗圃等一批种源基地,基本实现县域面积全覆盖、行政村社全覆盖、贫困农户全覆盖、产业政策全覆盖、科技支撑全覆盖,有效带动全县农户增收致富。

同时,按照农田水利化、农田宜机化、农田生态化、农田田园化、建设标准化、建设规划化、管理智能化的思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节水灌溉、宜机化改造、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加快弥补产业基础短板,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

到“十四五”末,巫山县将实现脆李30万亩,柑橘、中药材各20万亩,核桃15万亩,烤烟5万亩,一产业产值达到80亿元。

精细管护 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近年来,官渡镇建成核桃示范片3000亩、柑橘示范片5000亩、脆李示范片5000亩、田间教学示范基地170亩,全镇特色产业面积达到6.6万亩。

种下一片、管好一片、见效一片。据介绍,官渡镇每位班子成员认领管护面积不低于300亩、中层干部每人不低于200亩、一般干部每人不低于50亩、村四职干部每人不低于50亩、群团干部每人不低于20亩,同时各村围绕每个产业组建一支不低于10人的技术服务团,开展技术培训和集中管护。

“产业要发展,管护是关键。”巫山县农业农村委负责人介绍,首先强化科技抓管理,完善科技支持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县、乡、村科技服务体系,确保全县特色产业技术服务到村、到户、到田块;其次切实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稳步提高农业产业生产经营者的数量和质量;三是引导农民走测土配方、降低化肥、控制农药、推进有机肥的管护之路,实现有机农产品种植,推动巫山逐渐成为区域性的有机农业区县;四是逐步推广微耕机,实现半机械化农业耕种,推广可追溯农业等设备设施,提升农业现代化技术水平。“管好特色产业,提升产业质量。”该负责人介绍。

巫山 绘就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美丽画卷5

▲巫山恋橙

巫山县在曲尺乡月明村、曲尺村试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在当地建立测土配肥站,根据果农需要上门现场测土,并根据土质制作肥料,及时送到农户手中,指导农户进行科学管理与施肥。

“味道更甜、果汁更多、个头儿更匀称……”月明村果农黄在坤称,施用测土配方肥后,果面光滑、甜度高、水分充足、卖相更好,还能改善土壤,有效缓解土质板结状况。他透露:“果子品质好了、卖相更好看,每亩能增加产量20%到30%。”

此外,巫山县还出台配套政策,向烟农发放种烟物资,为烤烟种植户购买收益保险,销售时每斤优质烟叶奖励0.8元,降低产业发展风险,实行收益托底;精准输血,通过政府采购形式,发放脆李、柑橘、核桃、中药材等种苗,减少产业投入成本;针对种、管、销关键环节,整合小额信贷、担保贷款、贷款贴息等,制定激励政策,提高农民产业发展积极性,增强整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实际收入。

巫山 绘就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美丽画卷6

▲大棚烟叶育苗 摄/杨永兰

依托“1+3+2”特色产业,巫山县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培育农民合作社1711家、家庭农场1024个,支持鼓励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民特别是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努力提升带农增收能力。

打造品牌 增强农产品竞争力

今年7月,巫山脆李获得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认证。9月,《2020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发布,巫山脆李品牌价值由去年的16.28亿元增至19.08亿元,蝉联全国李类品牌第一!此外,巫山脆李还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2020果业扶贫优秀品牌”。

短短数载,巫山确立以巫山脆李为主导产业,通过种源唯一化、建园标准化、管护社会化、投入精量化、质量数据化这“五化”,实现对巫山脆李的品质保护,成功创建巫山脆李区域公用品牌,品牌影响力不断延伸,一颗“青果果”摇身变成脱贫致富的“水果明星”。

“打造品牌,提升农产品价值增强竞争力。”巫山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巫山县在抓好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的规模化种植和标准化管理同时,重点推进巫山脆李、巫山庙党等一批县域优势品牌打造,将巫山脆李品牌建成国家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将巫山庙党建成重庆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将巫山恋橙、巫山山羊、巫山核桃培育成为重庆市优势农产品品牌。“每年新增‘三品一标’认证50个以上,3年内确保50%以上的产业基地获得无公害或绿色农产品认证。”

巫山 绘就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美丽画卷7

▲巫山庙党

今年1月6日,以“巫山恋橙 橙信八方”为主题的巫山恋橙“一带一路”国际柑橘产业合作交流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来自津巴布韦、埃及、喀麦隆等国家使节、行业专家等莅临现场。自此,巫山恋橙搭乘“一带一路”发展快车,走向国际舞台。

“巫山恋橙是继巫山脆李后又一张响当当的名片。”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三峡红叶、四季云雨,峡江沃土滋养了巫山恋橙非凡品质,因此备受各地客商钟情亲睐。巫山县相关负责人称,巫山县围绕巫山恋橙产业,深化品牌外延和内涵,助力巫山恋橙品牌做大做强。“巫山恋橙,口感似蜜、色泽诱人,让大家‘爱上一个橙,恋上一座城’!”

现在,巫山创建“三品一标”农产品115个,名特优新农产品3个,中国气候好产品1个,区域公共品牌1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巫山脆李、巫山庙党、巫山恋橙等农产品品牌已成为巫山名片。

“品牌溢价正在上涨。”90后张波回巫山电商5年,他见证了品牌带来的价格攀升。张波说,品相端正的脆李在县内能卖出20元一斤的价格,到北、上、广、深等大都市的水果超市,可以上涨至40元到60元不等。“一年比一年贵。”

抓加工抓电商 拓宽市场渠道

11月23日,“数字营销新农人·乡村振兴新引擎”巫山恋橙千人新型营销人才培训正式启动。下月,巫山恋橙将正式上市销售。目前,巫山柑橘种植面积已突破18万亩,总挂果面积达10万亩,预计今年总产量将达到10万吨。

为此,巫山携手阿里巴巴培训千名新型营销人才,构建人才多、可持续、高利润的直播产业体系,通过实战案例解析、直播实操模拟等方式,帮助学员学习和掌握直播带货的能力,培育网红经济和时尚新业态。

“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确保特色农产品卖得出、卖得远、卖得好。”巫山县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整合中国邮政、京东、顺丰速运等物流企业,建成乡村物流站点306个,建成冷运干线35条,全面保障物流畅通;其次建成县乡村三级农村电商综合服务体系,积极利用电商平台扶贫带货,持续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全县累计建成农村物流服务站点140余个,同步建成乡村电商服务站点314个。”该负责人介绍。

巫山 绘就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美丽画卷8

▲网络直播助力巫山脆李销售 摄/卢先庆

与此同时,巫山还建成京东巫山扶贫馆,整合27家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推广销售农产品100余种,组织认定9批次855个扶贫产品,供应商100家,实现产品销售1.8亿元。在山东烟台市设巫山特产馆,在贫困村设电商站点8个,在超市商场设产品销售展区和消费扶贫专区(柜),推动线上线下产销高效对接。

前不久,市级深度贫困镇巫山县双龙镇推出了双龙福公司刚研发出的“小生有李”巫山脆李酒。把果子加工成果酒,解决了巫山脆李鲜果难保存、残次果难销售等难题,助推了脆李产业的发展。

一手抓鲜销,一手抓深加工。巫山县立足农副产品和中药材等优势资源,以构建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补强产业链条关键环节,引进有实力的涉农企业合作建立脆李精深加工厂,开发脆李饮品、果酒、果脯等附加值高的产品;做大中药材饮片生产企业,复制“GAP+GMP+GSP”全产业链扶贫模式;持续办好“红叶节”、“李花节”,开发巫山特色的旅游“伴手礼”,促进农旅深度融合;完善物流商贸等基础设施,提高特色果业商品化处理水平。“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产业抗风险能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巫山县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巫山出台《巫山脆李加工发展扶持办法》,鼓励引进社会资本或金融资本,建立2家-3家产值过亿元的脆李果酒、果脯等精深加工厂,持续推动产业接二连三,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到“十四五”末,农业一二三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


免责声明:火车吧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手机版 关于火车吧 源码下载 友情链接 在线订票 隐私原则 意见反馈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QQ:151219695 联系邮箱:151219695@qq.com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4 huoche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