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喜欢非洲的人,才是喜欢最纯粹真实生活的人

  • 来源:火车吧
  • 点击次数:1203

第一次认识非洲是跟随着柏瑞尔·马卡姆的《夜航西飞》一起,在无数个黑暗的夜晚从飞机上俯视着非洲大陆。非洲怎么能不迷人?我承认,看完这本书我彻底爱上了这片曾经在我印象中只是平穷、炎热、疾病肆虐的大陆。它是自由的、是热情的、是狂野奔放而又那么深沉内敛。你说你不喜欢非洲,我只能说,你根本不曾想去了解过非洲。

【拉美西斯二世神庙(Ramesses Temple)】

(神庙入口处)

位置:埃及阿斯旺

面向尼罗河的拉美西斯二世神庙,堪称众多埃及神庙中最富想象力的一座。神庙建于3300年前——确切地说是“开凿”,因为整座神庙不是土石所建,而是在山岩中雕凿而出,它本身就是一座巨大而精美的雕刻作品。1964-1968年,为了免遭因建造阿斯旺大坝而上涨的尼罗河水淹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下,神庙被切割成2000多块,分别编号,在距离原址200多米的地方拼合还原,并建造了一座假山来覆盖它。

(埃及)

【 大金字塔(The great Pyramid)】

(The great Pyramid)

位置:埃及开罗

开罗西南十公里处的吉萨区(Giza)有三座很大的金字塔,分别是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孟考拉金字塔,一般统称为大金字塔。其中以胡夫金字塔最为著名,也有用大金字塔指代胡夫金字塔的,是吉萨金字塔中规模最大、建筑水平最高、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大约建于公元前2570年,是法老胡夫给自己建造的寝陵。

1.门票价格:成人20埃镑,儿童10埃镑(包括参观三个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进入胡夫金字塔需另交100埃镑。

2.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3.交通指南:在开罗市区解放广场(Tahrir square)乘出租车前往吉萨金字塔,车费15~20埃镑,可讲价。

(遗迹)

神庙面向尼罗河,正立面为四尊高达20米的巨型拉美西斯二世坐像,其中一座被整体切下,现存于英国大英博物馆。在他的膝边和身旁还围绕着数座小型雕像,是他的妻子儿女们。这四尊雕像兼具支柱的作用,支撑着30米高的神庙。

神庙以一个近乎奇迹的现象闻名于世。每年2月21和10月21日(这两天正是拉美西斯二世的登极日和出生日)的日出时分,从大门射入神庙内部的阳光会穿过60米长的大厅,直射圣坛上的神像,但永远不会照射到最左侧的黑暗之神,他注定永远藏在黑暗中。这项精巧的设计令现代人也不能不甘拜下风,搬迁后的神庙,因为角度计算不够精确,太阳照入的时间延迟了一天,角度也没有那么精准了。

1.门票价格:30埃镑,学生半价。

2.开放时间:7:00-18:00;

3.交通指南:在阿斯旺码头有摩托艇和三桅帆船等可搭乘前往。

【法老村(Pharaonic Village)】

(法老村)

位置:埃及开罗

法老村位于开罗市内尼罗河的一个小岛上,占地约200亩,是埃及首任驻华大使哈桑·拉贾布博士在发现失传一千年的纸草造纸工艺后于1984年集资修建的。村内种植了大量的纸莎草,有以传统方法制造纸草纸和绘制草纸画的作坊。

特色景观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高大的青蓝色神像。他手捧两个陶制水壶,好像在迎接远方的客人,这就是著名的尼罗河神像,他为埃及儿女捧来了清泉。另一组惹人注目的雕像是埃及著名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奥赛利斯、其兄弟赛特、其妻伊西斯及子荷拉斯。相传奥赛利斯是古埃及一位国王,被弟弟赛特杀害后碎尸万段,伊西斯忠贞不渝,四方奔波,将碎尸一块块捡回拼接起来,使丈夫得以复活,而其子荷拉斯与其叔父赛特经过一番拼杀,终于战胜了赛特,继承了父亲的王位。

(埃及文字)

在环岛的雕像中,还有一尊神像与其它诸神相别,那就是珀斯神。他头上长角,面貌丑陋,活像个怪物。但传说中的珀斯神心肠很好,时刻维护着人类的利益,使人们免受各种灾难。法老村中除了帝王、神灵的塑像外,还有法老时代农民及手工业者的塑像。这些塑像形态逼真,有正在用木犁翻地的,有拿着当时整地工具平地划线的,有播种、吸水浇田、收割打场的,还有手拿长笛吹奏着动听曲调的……不一而足。

(法老村)

除塑像外,村里还有法老神庙,完全按古代样式建造。神庙大门前有一段长长的通道,一边临河,一边是一排公绵羊的石雕像。步入大门有一段长廊,两旁各有一排狮身羊头石雕像。长廊的尽头是两座塔楼,塔楼之间是主门。进入主门,是柱廊。穿过柱廊是一间间房子。光线从这里开始暗淡,越往里走,光线越暗,直到一片昏暗时,就到了法老们敬神的圣殿。昏暗的光线,给圣殿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圣殿中央有一座嵌有宝石的纯金小塑像,圣殿一般禁止游人参观。

法老村的最后部分是农舍,乳白色的砖墙,椰枣树叶搭成的屋顶,古朴而又静谧。此外,村中还有图坦卡蒙和其他一些法老的塑像。有法老们垂钓的池塘,以及法老时代的手工艺作坊等。如今,法老村中共有 400 多男女青年从事旅游工作,他们身着法老时代的服饰,使用那时的生产工具,按古埃及人的方式从事农耕、渔猎及手工业。岛上还种植了5000余株古树。

1..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狮身人面像(the Sphinx)】

(狮身人面像)

古埃及人很崇拜狮子,他们认为狮子是力量的化身,因此古埃及的法老把狮身人面像放在他们的墓穴外面作为守护神。著名的狮身人面像(Sphinx)位于开罗市西的吉萨区,在哈扶拉金字塔的南面,距胡夫金字塔约350米。

狮身人面像又叫“斯芬克司”,阿拉伯语的意思是“恐怖之父”,它身长73米,有21米多高,脸足有5米宽。它的头是按照哈扶拉法老的样子雕的。传说斯芬克司常令过路的人猜它出的谜语,猜不出的人即遭害。

(神庙遗迹)

古埃及法老图特摩斯四世(前1425—前1408年)年轻时曾做过一个梦,梦中斯芬克司告诉他,自己不喜欢被埋葬在沙土中。图特摩斯成为国王后就下令把斯芬克司周围的沙土清除,然后把他的梦记录在一块石头上,至今这块石头仍然在斯芬克司的前足上。

斯芬克司像雄伟壮观,它表情肃穆,凝视远方。当年土耳其人攻打埃及时,曾以斯芬克司的鼻子和胡须做靶子打炮,被打掉的鼻子和胡须现存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内。

(狮身人面像)

传说

在古代的神话中,狮身人面像是巨人与妖蛇所生的怪物:人的头、狮子的躯体,带着翅膀,名叫斯芬克斯。斯芬克斯生性残酷,他从智慧女神缪斯那里学到了许多谜语,常常守在大路口。每一个行人要想通过,必须猜谜,猜错了,统统吃掉,蒙难者不计其数。有一次,一位国王的儿子被斯芬克斯吃掉了,国王愤怒极了,发出悬赏:“谁能把他制服,就给他王位!”勇敢的青年狄浦斯,应国王的征召前去报仇。他走呀走,来到了斯芬克斯把守的路口。“小伙子,猜出谜才让通过。”斯芬克斯拿出一个最难最难的给他猜。“能发出一种声音,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却用三条腿走路,这是什么?”“这是人。”聪明的狄浦斯很快地猜了出来。狄浦斯胜利了,他揭开了谜底;但斯芬克斯不服输,又给狄浦斯出了一个谜语:“什么东西先长,然后变短,最后又变长?”狄浦斯猜出了谜底“影子”。于是斯芬克斯原形毕露,便用自杀去赎回自己的罪孽。

1.门票价格:80埃镑。

2.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3.交通指南:由市区乘坐出租车到吉萨景区即可,另外埃及博物馆后的355路和一些中巴也可到达。

【乞力马扎罗山(Kilimanjaro)】

(非洲最高的山峰乞力马扎罗山)

位置:坦桑尼亚

在赤道附近有一个“冒”出的晶莹的冰雪世界,被誉为“赤道雪峰”,世人称奇。它就是乞力马扎罗山,素有“非洲屋脊”之称。这里绿草如茵,树木苍翠,斑马和长颈鹿在草原上漫游……

在斯瓦希里语中,乞力马扎罗山意为“闪闪发光的山”。它的轮廓非常鲜明:缓缓上升的斜坡引向一长长的、扁平的山顶,那是一个真正的巨型火山口——一个盆状的火山峰顶。酷热的日子里,从很远处望去,蓝色的山基赏心悦目,而白雪皑皑的山顶似乎在空中盘旋。常伸展到雪线以下飘渺的云雾,增加了这种幻觉。山麓的气温有时高达59℃,而峰顶的气温又常在零下34℃,故有“赤道雪峰”之称。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乞力马扎罗山一直是一座神秘而迷人的山--没有人真的相信在赤道附近居然有这样一座覆盖着白雪的山。乞力马扎罗山在坦桑尼亚人心中无比神圣,很多部族每年都要在山脚下举行传统的祭祀活动,拜山神,求平安。

【桑给巴尔岛 】

(桑给巴尔岛)

位置: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西岸区桑给巴尔市

桑给巴尔岛就像一颗璀璨的宝石一样镶在印度洋宁静的水面上。岛上以出产丁香闻名世界,素有“世界最香之地”和“香岛”之称。精美的古建筑、绿松石般的印度洋海水和洁白细软的沙滩让人流连忘返。

桑给巴尔岛由两座主要岛屿安古迦岛(Unguja)和奔巴岛(Pemba)组成,是世界上最美的岛屿之一。岛上出产的丁香占世界丁香销售量的4/5,是非洲著名的旅游胜地。岛上融汇着非洲传统黑人文化、伊斯兰文化及印度文化,是这里的一大特色。

【埃及博物馆(The Egyptian Museum) 】

(埃及博物馆)

位置:埃及开罗

埃及博物馆座落在开罗市中心的解放广场(Tahrir square),1902年建成开馆,是世界上最著名、规模最大的古埃及文物博物馆。该馆收藏了古埃及从史前时期至希腊、罗马时期的雕像、绘画、金银器皿、珠宝、工艺品、棺木、石碑、纸草文书等共30余万件,其中大多数展品年代超过3000年。

博物馆分为两层,展品按年代顺序分别陈列在几十间展室中。1层陈列公元前27~前22世纪古埃及时代到5~6世纪罗马统治时代的历史文物;2层设木乃伊、珠宝、棺木、绘画、随葬品、纸草文书等专题陈列室。

1.门票价格:成人50埃镑,学生25镑。

2.开放时间:9:00~16:00(周五9:00~11:00、13:30~16:00)。

3.交通指南:可租车前往。

【罗马剧场 】

(罗马剧场)

位置:埃及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的罗马剧场兴建于公元2世纪,有14排白色大理石的座位,约能容纳800名观众,表演场地前过道上的马赛克地板还依稀可见。这里曾经是一个室内剧场,有圆形的屋顶,但现在只残存几根柱子。现在这里还经常上演取材于埃及或希腊传说的歌剧。从城外就可以看到残留的舞台和后台的遗迹。在这里发掘出的罗马时代的雕刻被展示在安那托利亚考古学博物馆。剧场的座席部分现在正在进行发掘。

1、开放时间:9:00-16:00。

2、门票:免费。

【克利夫顿海滩 】

(克里夫海滩)

位置:南非西开普省开普敦市

克利夫顿海滩是南半球大西洋沿岸的一枚宝石。它就像巨兽一般伸进海里,因而海滩延伸得极长。这儿水质洁净,非洲大陆所独有的阳光明艳照人,把皎洁的沙滩照得愈发明亮。

克利夫顿海滩是南非最著名的海滩之一,它位于南非的主要城市开普敦。这是一片沙地水滩,由四个海滩组成。每年夏季,都有许多游客来克利夫顿海滩度假。

1、门票价格:免费

2、开放时间:全天

【庞贝柱(Pompey’s Pillar)】

(庞贝柱)

位置:埃及亚历山大

庞贝柱又称骑士之柱,是一根高达27米的粉红色亚斯文花岗岩石柱,建于公元一世纪左右的罗马皇帝戴克里先时期,柱顶顶着花形柱头,最初可能立着戴克里先皇帝的雕像。中世纪的西方人还猜测柱顶曾经放置一个球体,里面放着庞贝的头颅示众,“庞贝柱”由此得名。石柱原是萨拉皮雍神庙的一部分,萨拉皮雍神庙是希腊-埃及神萨拉皮斯最重要的神庙,最初建于托勒密三世在位时期。神庙仅仅存在很短时间就被毁了,只有石柱保存下来,成为航海者的航标。巨大的石柱耸立1600年,无论风雨还是人力都无法撼动,令人不禁惊叹当时建筑工程学的发达和建造者的艰辛。

石柱的周围点缀着许多法老时期的艺术品作为陪衬,如18王朝末期的两座黑色花岗岩斯芬克司像(头部已缺损),托勒密王朝时期的两座红色花岗岩斯芬克司像,附近还有拉美西斯二世和萨姆提克一世的雕像。

1、开放时间:9:00-16:00。

2、交通指南:亚历山大距开罗约200公里,开罗火车站每小时有一班列车前往,往返36镑。

【门农巨像(Colossi of Memnon)】

(门农巨像)

位置:埃及卢克索

门农巨像是矗立在尼罗河西岸和帝王谷之间原野上的两座岩石巨像。原来是“阿敏何特普(AMENHOTEP)三世”法老神殿前的雕像,但神殿本身已无踪影。巨象高20米,风化严重,面部已不可辨识。坐像是由新王国时代鼎盛期的阿蒙荷太普三世建造的。坐像身后,原来是他的葬祭殿,但后来的法老拆了这座建筑,并把他做为自己的建筑物的石料。到了托勒密王朝时代,建筑物已经完全被破坏了。

人们认为石像是希腊神话中的门农的雕像,就给石像取名为门农像。罗马统治时期的地震使雕像出现了裂缝。每当起风的时候,门农像就像在唱歌一样,十分神奇。但后来经过修补之后的门农像,就再也没有唱过歌。

1、开放时间:8:00-20:00。

2、门票价格:参观巨像无门票,但这里有出售帝王谷、帝后谷套票的售票亭。

【帝王谷(The valley of the kings)】

(帝王谷)

位置:埃及卢克索

帝王谷位于尼罗河西岸,距岸边7公里,可以从底比斯卫城北端陡峭的环山公路到达。

这里一共有60多座帝王陵墓,埋葬着第17王朝到第20王朝期间的64位法老,最大的一座是第19王朝沙提一世之墓,从入口到最后的墓室,水平距离210米,垂直下降的距离是45米,巨大的岩石洞被挖成地下宫殿,墙壁和天花板布满壁画,装饰华丽,令人难以想象。墓穴入口往往开在半山腰,有细小通道通向墓穴深处,通道两壁的图案和象形文字至今仍十分清晰。

帝王谷中最值得参观的主要陵墓有图坦卡蒙墓、拉美西斯三世及六世墓、塞提一世墓等,有一些陵墓一般不对外开放,只供学术研究用。

1、票价格:20埃镑,学生半价,可以任选3个陵寝参观。

2、开放时间:8:00-17:00。

【东非大裂谷(East Africa Great Rift Valley)】

位置:肯尼亚东非大裂谷

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东非大裂谷卫星图片伤疤。这条长度相当于地球周长1/6的大裂谷,气势宏伟,景色壮观,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为“地球表皮上的一条大伤痕”,古往今来不知迷住了多少人。

(红海)

在肯尼亚境内,裂谷的轮廊非常清晰,它纵贯南北,将这个国家劈为两半,恰好与横穿全国的赤道相交叉,因此,肯尼亚获得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称号:"东非十字架 "。裂谷两侧,断壁悬崖,山峦起伏,犹如高耸的两垛墙,首都内罗毕就座落在裂谷南端的东"墙"上方。登上悬崖,放眼望去,只见裂谷底部松柏叠翠、深不可测,那一座座死火山就像抛掷在沟壑中的弹丸,串串湖泊宛如闪闪发光的宝石。

马塞村落(Marseilles village)

位置:肯尼亚蒙巴萨市马塞村落

(地中海沿岸)

马塞人一直是东非草原上原始遗留部落的象征。马塞族是个很特别的民族。他们分布在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交界的地方,以牧牛放羊为生。他们不论男女,终年穿着红色的鲜艳衣服,带着漂亮的大耳环和项链,手里握着根棍子,很有“黑非洲”特色。

他们不愿意融入现代社会,流连于一望无际的草原,和那些野生动物一样风餐露宿,过着随遇而安的生活,原始中有点儿另类。他们的拖鞋也很有特点,黑皮的,底板不是平的,是凹弧状。在马塞马拉动物保护区的马塞村落里,马塞人的小草屋到处可见,他们用带刺的树枝作围墙,阻挡野兽的入侵,在大草原上分外显眼。

马塞人就这么与世隔绝着,不被迅速发展的科技所吸引,也不被纸醉金迷的生活所迷惑,他们就这样世世代代的生活。

(红海西岸)

(红海)

你爱上非洲了吗?你对非洲的印象改变了吗?我已经心醉了。

手机版 关于火车吧 源码下载 友情链接 在线订票 隐私原则 意见反馈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QQ:151219695 联系邮箱:151219695@qq.com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4 huoche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