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走进七座山丘的城市 土耳其的奥斯曼印迹

  • 来源:火车吧
  • 点击次数:809

伊斯坦布尔在其存在的历史之中曾拥有过很多个不同的名字,拜占庭和君士坦丁堡是被众人最熟知的。

土耳其,曾经的奥斯曼帝国

历史悠久的古国名都伊斯坦布尔建于公元前668年,旧址是古希腊的城邦国——拜占廷,后来经过战争和重建,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于公元330年改名君士坦丁堡,别称新罗马(罗马帝国君主君士坦丁大帝在古代希腊殖民地拜占庭城建立了罗马帝国的纯正基督教首都,以抗衡仍有大量异教徒充斥的罗马城)。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取得该城以后,才开始叫伊斯坦布尔。

伊斯坦布尔亦别名“七座山丘的城市”,因为该市的老城是由君士坦丁建于七座山丘上,以与罗马的七座山丘相映衬,这七座山丘在市徽内以七座清真寺代表,每座山上一座。

蓝色清真寺

蓝色清真寺 Blue Mosque (Sultanahmet Camii)

TRAM:Sultanahmet站下

女生进清真寺,不能穿过分裸露的衣服例如吊带衫之类的,也不可以穿短裙,必须带头巾,清真寺有借长裙和头巾。清真寺都不需要门票,不过个人感觉蓝色清真寺真是非常一般。

进入所有清真寺都必须脱鞋,我们进清真寺的时候看见有很多女生没带头巾,不过里面地毯的脚臭味让我们不得不带上头巾并遮住鼻子。

蓝色清真寺建于1609年。清真寺内墙壁全部用蓝、白两色的依兹尼克磁砖装饰。巨大的圆顶周围有六根尖塔,蓝色清真寺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建造蓝色清真寺没有使用一根钉子,而且历经数次地震却未倒坍。260个小窗、2万多块蓝色磁砖、地毯和阿拉伯书法艺术是该寺的重要看点。

据说只有回教圣城麦加的清真寺才能盖六根尖塔,蓝色清真寺在兴建时,建筑师听到素檀何密一世“黄金的”的命令,没想到“黄金的”和“六根的”音很近,结果蓝色清真寺就逾矩有了六根尖塔。

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 Aya Sofya (Hagia Sophia)

TRAM:Sultanahmet站下,与蓝色清真寺隔街相望

门票:20里拉(周一闭馆)

圣索菲亚建于东罗马皇帝Justinian统治时期(公元532年——公元537年),当时拜占庭帝国正处于鼎盛阶段。作为世界上十大令人向往的教堂之一—圣索非亚大教堂与蓝色清真寺隔街相望。拜占庭帝国衰落后,圣索非亚大教堂已转变成了供奉安拉的土耳其清真寺。

左边过道上一根矩形大理石石柱旁有一个拇指大小的洞,人们将拇指塞在里面,并费力地旋转,令人第一时间想起了电影《罗马假日》中男女主角开玩笑时的情景。原来这叫做“哭泣的石柱”,据说将大拇指插入潮湿的石洞,并以平面旋转360度,便可以实现自己当时许的愿望。

图文:皮蛋_Queen的新浪博客

地下水宫

地下水宫 Basilica Cistern

TRAM:Sultanahmet站下,圣索菲亚教堂边上,这个景点属于比较鸡肋的,不看会觉得有点可惜,看了更可惜……

门票:10里拉

地下水宫是当年东罗马帝国的蓄水池,在帝国被外敌袭击围困的时候为城市提供必要水源而建造的。后来这里被意外地封闭了,然后被人遗忘。到了十六世纪,有个叫Gyllius的学者,研究拜占庭遗址的时候,听这里的居民说,他们把桶吊到地下室的地板以下就能打出水来,还有人用这个方法捕鱼。这样,Gyllius才发现了水宫的存在。可是,奥斯曼人依然没有对这里重视起来,水宫甚至成了倾倒垃圾和尸体的场所。直到20世纪后期,这里才被清理和修复,并向公众开放。

水宫143米长,65米宽,占地9,800平方米,由12排336根柱子支撑,可以蓄水80000立方米,所用的336根石柱都是从分布在安纳托利亚不同区域的神殿中搬运过来的,每根9米高,这些柱子被分成12排,每排28根。水宫中还埋有Medusa的两个头像,一个头冲下与地面垂直放置,令一个与地面平行放置。(Medusa:希腊神话中长有蛇发令人恐怖的女妖,传说她会将盯着她眼睛看的人变成石头。)

新皇宫

新皇宫(Dolmbahce Palace 多玛巴切宫)

交通:TRAM坐到KABATAS

门票:20里拉(周一、周四闭馆)

多玛巴切(DolmabahcePalace)的意思是“填海而造的花园”。皇宫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的欧洲部分,绵延600多米,始建于1843年,1856年完工,被称为新皇宫。这一时期正是奥斯曼帝国的衰落期,皇宫内部的极尽奢华与国力的衰落形成鲜明的对比。

新皇宫耗资十亿马克,内部宝藏令人目不暇接,豪华的水晶灯、象牙、黄金制品比比皆是,其中有世界上最大的4500公斤重的水晶吊灯。据说为了装饰整个宫殿,一共用了十四吨黄金和四十吨白银。为了建造多玛巴切宫,奥斯曼王朝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并为此欠下了大量的外债。这是乎和我们历史上的圆明园有惊人的相似。

新皇宫占地七千公顷,有43处厅堂、70间浴室及285个房间。装饰新皇宫的大理石是从马尔马拉海运来的,雪花石是从埃及运来的,红斑石是从贝加蒙古城运来的,而室内装潢和照明都是意大利和法国艺术家设计的。

奥斯曼帝国最后的六位苏丹以及伊斯兰教领袖阿布都麦吉德曾住在这座宫殿里。其中伊斯兰教领袖阿布都麦吉德曾在此居住了15年。在他之后,其他的苏丹都没有入住多玛巴切宫。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以后,总统阿塔突尔克曾在这里居住并办公。阿塔突尔克病逝之后,多玛巴切宫被修复并改建成了博物馆。

新皇宫内部现在已经不能拍照了,只能听导游讲解了。在伊斯坦布尔停留时间不多的,建议不用去了。

托普卡珀宫

托普卡珀宫 Tokapi Sarayi (老皇宫)

TRAM:Sultanahmet站下,周二休息

门票:20里拉,内宫门票15里拉(内宫比较有看头,需要另外购买门票)

1474年素丹穆罕默德二世(1451~1481在位)下令始建,历时4年建成。因建在拜占庭卡珀城堡遗址,故名。托普卡珀在土耳其语里有“大炮之门”的意思,昔日碉堡内曾放置大炮。

宫殿有7座大门,4座朝陆地,3座朝海边,正门面对阿亚索菲亚清真寺和素丹艾哈迈德清真寺所在广场。大门内300米处有一道中门,为皇宫的入口处。中门内为御花园,花园右侧为御厨房、粮库,左侧经过“白人宦官门”则是素丹、嫔妃的内宫。花园深处的“库贝阿尔特”殿,是素丹召集大臣议事之地。

托普卡珀宫是15到19世纪奥斯曼帝国的中心,先后有25位苏丹在这里君临天下,过着奢靡的生活。整座宫殿用雪白的大理石铺成地面,奢华宏伟。脱胎于游牧民族的奥斯曼,连宫殿都建得有点“信马由缰”,不像古罗马人那样讲究整齐规划。顺着临海地势,每代君王都可随心所欲在宫殿侧面或后面添加建筑物,留下自己的痕迹,令这组在山丘上俯瞰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金角湾的建筑物有些奇形怪状。

据史书记载,最初的苏丹刚搬进宫殿时往往住不惯,就在宫内空地上搭起帐篷,夜晚与明月清风为伍。后来的苏丹当然都是在宫中长大的,终日享受着深宫内宅里嫔妃的且歌且舞和床榻之间的柔情,游牧民族的野性早已不知所踪。

再美的宫殿都会像后宫的美人一样因年老而色衰,托普卡珀宫最终被抛弃了——一个苏丹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欧洲沿岸建成新宫。这座新宫到处洋溢着欧洲气息,金碧辉煌的庆典大厅,重达4.5吨的水晶吊灯悠悠垂下……当奢侈成了习惯,浪费成了家常,奥斯曼帝国也脆弱得像嫔妃娇嫩的身子。新宫建后不到70年,奥斯曼帝国轰然而溃,最后一任苏丹流亡,后宫佳丽也作鸟兽散,只留下美艳、清凄的新旧王宫,倾听风雨刮过博斯普鲁斯海峡。

金角湾

金角湾 Golden Horn

Tram:Eminonu站下,可以坐船去Eyup Sultan Camii

没有找到渡轮的售票处,不过有很多渔船可以随时出发,金角湾游船和博斯普鲁斯海峡游船差别不大,线路不同,个人更推荐金角湾游船。

Eyup Sultan Mosque

Eyup Sultan Mosque

位于金角湾海岸城墙的外侧,先知穆罕默德的信徒艾郁普在公元670年进攻君士坦丁堡时死于此处。这是奥斯曼土耳其人征服伊斯坦布尔后最早建造的清真寺,现今仍是朝圣地,并且这里的信徒以女性为主。

耶尼清真寺

Yeni Mosque 耶尼清真寺

Tram: Emin"onü站下

耶尼清真寺于 1597 年开始动工,中途历尽风雨,甚至曾经停工,最终在 1663年完成。Yeni在土耳其语中有“新”的意思,虽然清真寺已有数百年历史,但在伊斯坦堡内,它却已是较新派的清真寺了。

保有鄂图曼样式的耶尼清真寺,侧旁有着高耸的两座拜塔,中庭有一优美的水泉,内部宽阔的圆顶和色彩缤纷的瓷砖,使整座清真寺华丽非常。清真寺外常常有一大群鸽子聚集着,彷彿不捨得离开这座新颖的耶尼清真寺。

前前后后一共去了三次耶尼,感觉都比蓝色清真寺好,而且那里人也不多,边上就是香料市场,吃饭也可以去附近的鱼市场,很美味。

香料市场

香料市场 Spice Bazaar

Tram: Emin"onü站下,耶尼清真寺旁边,规模比大巴扎小很多

又名“埃及市场”,是伊斯坦布尔最大最古老的香料市场。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因为埃及人是买卖香料的鼻祖,而伊斯坦布尔是亚洲香料的集散地。这是一个T型的封闭式建筑,可以追溯到1664年,在当时的奥斯曼帝国时代,这里是来自埃及的商人聚集的地方,兜售来自周边地区的各式商品,主要便是香料。世界各地的商人们再用香料换取当时的各类硬通货,中国的瓷器、印度的象牙、欧洲的玻璃,应有尽有,一个小世界便是围绕着这个埃及香料市场展开。据说当时某些香料比金子还昂贵。而它所累积的财富,曾让欧洲好几度假借十字军东征之名,进行掠夺,数十次将全城洗劫一空。

Rustempasa Mosque

Rustempasa Mosque

Tram: Emin"onü站下(香料市场附近)

苏莱曼清真寺

苏莱曼清真寺 Süleymaniye Camii

Tram:Eminonu站下,面对香料市场,右手边是耶尼清真寺,左手边有条上山的小路,沿着小路向上步行一段路看到指示牌右转,步行大约10-15分钟左右。

伊斯坦布尔最美的清真寺,它是由奥斯曼帝国鼎盛时期最著名的建筑师希南(Sinan)于1550-1557年间设计建造的。该寺庭院的四角各有一根尖塔高耸,显示了它的宽广宏伟,寺中花园内有苏莱曼及其妻子胡瑞姆苏丹的陵寝。

整个建筑群建在复杂和陡峭的第三山丘上,使用了出奇的建筑方案将山丘和周围的街巷结合到一起,清真寺内部首次使用了红色的依兹尼克瓦片。

可惜去的时候,清真寺真在维修,只能从照片上欣赏一下这个最美的清真寺了。

博斯普鲁斯

Bosphorus 博斯普鲁斯

Tram:Eminonu站,Galata大桥和鱼市场都在这里

博斯普鲁斯海峡又称伊斯坦布尔海峡沟通黑海和马尔马拉海。

博斯普鲁斯在希腊语中是“牛渡”之意。传说古希腊万神之王宙斯,曾变成一头雄壮的神牛,驮着一位美丽的人间公主,从这条波涛汹涌的海峡游到对岸。海峡因此而得名。

公元前5世纪的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一世率领军队西侵欧洲时,曾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上建造了一座浮桥。东罗马帝国时期十字军东征时,曾乘船渡过这里,直逼耶路撒冷。

在海峡南端的最窄处,飞架着世界第四大吊桥、欧洲第一大吊桥──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它气势雄伟,横跨在海峡西岸的奥尔塔科伊和东岸的贝伊勒尔之间,连接着欧、亚大陆。

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中央有从黑海流向马尔马拉海的急流,水底下则有从马尔马拉海流回黑海的逆流。鱼群季节性地随水流往来于黑海和马尔马拉海之间,使得这一带的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博斯普鲁斯海峡游船:我们坐的是早上10:30的船,单程15里拉,来回25里拉,坐船很费时间,Sariyer也是个小渔村,附近没啥好逛的,船行单程一个半小时,回程的船是15:30的,无聊的时间就只能看着街边的老头打牌,不过他们友好的请我们观战并有免费的茶水喝。

游船线路:Eminonu - Besiktas - Kanlica - Yenikoy - Sariyer - A. Kavagi -R. Kavagi

卡里耶博物馆

卡里耶博物馆 Kariye Muzesi (又名Chora教堂)

Tram:Eminonu站下,然后坐公车去Kariye,很多车去,问一下街边的路人就可以了,公车票1.5~1.75里拉不等。

门票:15里拉(极力推荐,个人认为是伊斯坦布尔最美的地方,周三休息,平常17:30关门)

它原是一处教堂,正式名称是柯拉修道院教堂,和伊斯坦布尔的基督教堂一样,建于5世纪的柯拉修道院教堂在奥斯曼帝国时代被改做清真寺,同时在素檀的下令保护下,教堂墙上十三世纪至十四世纪绝美的马赛克镶嵌画作,被涂上灰泥,没有被挖除破坏。教堂的空间从一进门,墙面及小圆拱上,就在叙述基督及圣母的一生,从天使报喜、基督诞生马槽、基督行使神迹、基督赐福、圣母的生与死及各位圣徒使者等,每一幅虽都略显残破,但表情栩栩如生,色泽依然完整,即使历经数百年的尘封一样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大巴扎

大巴扎 Grand Bazaar

Tram:Beyazit站下,其实从老城区走过去也不远,2站路,周日关门

占地面积很大,从围巾、金饰、地毯、蓝眼镜、苹果茶、甜点、咖啡、衣服等各式各样的土耳其当地特色产品应有尽有,不过质量都非常一般。一直有个疑惑,大巴扎是不是由清真寺改建而成,里面还有很多洗礼的池子,圆顶的颜色和花纹都不太一样,难道是有很多清真寺改建而成?

伊斯坦布尔住宿:

Hotel Star Holiday

Divanyolu Cadesi, No.10

Sultanahmet- Istanbul

Tel: 0090(212)5122961

Fax: 0090(212)5123154

单人间:40欧

双人间:55欧

三人间:80欧

Tram下来步行100米左右就是了,顶楼的餐厅正好面对蓝色清真寺,房间非常一般,地理位置比较好,出行非常便捷。

ps。土耳其的住宿都是包早餐的,土耳其的插座是两脚圆眼的,国内过去需要带转换器。

图文:皮蛋_Queen的新浪博客

相关阅读:土耳其风情 情系欧亚大陆的“宙斯”海峡

 游加利波利半岛 土耳其的战争情怀(组图)

手机版 关于火车吧 源码下载 友情链接 在线订票 隐私原则 意见反馈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QQ:151219695 联系邮箱:151219695@qq.com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4 huocheba.com